房企更名“去地产”
文/乐居财经 吴文婷 “地产”的去地产光环似乎正在逐渐褪色,转型中的房企更名房企忙于将相关的标签抛诸身后。 近日,去地产(600515.SH)发布公告称,房企更名为使公司证券简称与公司名称、去地产公司主营业务发展保持一致,房企更名公司拟将股票简称由“海航基础”变更为“海南机场”,去地产股票代码保持“600515”不变。房企更名 毫无疑问,去地产更名是房企更名企业战略的表现方式之一,表明业务侧重点可能发生了改变。去地产海航基础在半年报中也提到,房企更名目前公司正在逐步推进“去房地产化”工作,去地产未来将聚焦临空产业,房企更名推进地产业务转型工作。去地产 无独有偶,今年8月,地产更名为“新希望五新”,宣称将在地产、农业、文旅三个方向上同时发力。同月,朗诗绿色地产则将名字变更为“朗诗绿色管理”,展示了自身向代建轻资产模式转型的决心,从此地产行业中又多了代建生意人。 纵观房企更名,始于2015年,盛于2018年,近期这股浪潮似乎又有“卷土重来”之势。 2015年-2016年,房企在名称上去“地产”,在业务上并未发生巨大变化;到了2018年,房企更名去“地产”的意愿更为强烈,并着手转型,业务逐渐多元化。 而眼下的房企更名,不仅剥去了地产外衣,更在于企业的内核出现变化。之所以如此决绝,也与地产行业大背景息息相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878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8%。商品房销售额85870亿元,下降27.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0.3%。 同日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8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19个,环比下跌的城市有50个,1个城市环比持平。二手住宅方面,环比上涨的城市仅13个,环比下跌的城市有56个,1个城市持平。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更名的房企来说,通常有两种基础考量,一是在名字上去地产,向市场传递信号,在地产业务之外,还有其他可实现利润增长的业务;另一种则是另辟蹊径,不再把地产业务当作主业,甚至完全放弃地产业务。 不过,从目前房企转型的现状来看,多数房企在名字上“去地产”较容易,但想真正靠地产之外的业务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还相对较难。以海航基础为例,虽说有意强化自身的机场、免税等优势,但目前整体营收中,仍有近半来自房地产。2022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其物业和地产两大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为46%。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表示,多数地产企业的转型,还是聚集主业,发展相关产业,这也是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适应发展的一种战略调整。 据其指出,房地产主要优势还是在于资金和资源,多数头部企业有一批较为专业的市场化团队,业务开拓能力还是不错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房企对地产开发的路径依赖以及前期的跨界成本,如团队、技术等,对企业现金流考验较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宣昌能:建立资本约束机制是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中之重
- 家电企业跨界智能装备的四大优势
- 法驻华大使:马克龙希望再次访华
- 公募基金卖出压力减轻,债市赎回冲击波或接近尾声
- 易会满首提“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中金:银行、国企估值有提升空间
- 工信部:1-10月通信业新兴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同比增长33.1%
- 刘鑫自述:我会出庭,案发后已经“社会性死亡”
- 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平街校区1名学生核酸阳性,校区采取临时管控措施
- 里昂:首予比亚迪电子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27.5港元
- 2022年财政减收似成定局,但支出依然将维持一定强度
- 11月22日听南方基金何文欣、华安基金刘璇子等大咖说:信军医是啥?调整后的新能源值得投资吗
- 试飞成功,东航国产大飞机C919第一批飞行员亮相
- 当虚拟货币“傍”上世界杯,相关代币价格波动不断!鱼龙混杂风险要当心
- 央行在香港发行250亿元央票 认购倍数达2.2倍
- 国家统计局2022年第4统计督察组向江西反馈统计督察“回头看”意见
- 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 俄罗斯和缅甸签署小功率核电站项目论证备忘录
- 拜登庆祝80岁生日,成美国首位任职期间满80岁的总统
- 11月21日沪深两市涨停分析:供销社概念股天鹅股份走出11连板
- 易纲: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