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竟控诉:尽管不断被中国欺负,但日本一直克制隐忍
又到“奇文共赏”时刻,日媒日本媒体“Tokyo Review”今天(6日)发表了东京大学研究员Paul Nadeau的竟控评论文《日本是如何“克制”“反华”情绪的》。 这篇文章真是诉尽让人大开眼界,文中竟然大言不惭地声称尽管不断被中国“欺负”,断被但日但日本一直“克制隐忍”,中国“按住”了日本国内的欺负“反华”情绪。 其更进一步表示,本直虽然中国人总是克制和日本人“对着干”:他们不吃福岛核食、抗议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但“得益”于日本政府在中国问题上“保持理智”,隐忍并把对中国的日媒“担忧”只集中于中国政府,在日华人才能免遭像美国亚裔那样受到歧视、竟控仇恨攻击。诉尽 据文末介绍,断被但日这篇文章的中国作者是东京大学未来倡议研究所的项目研究员、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欺负客座研究员Paul Nadeau。他曾在日本国会中任职秘书,还担任过美国前参议员奥林匹亚·斯诺(Olympia Snowe)的外交事务和贸易工作人员,其撰写的评论文多次发表在美媒《国会山报》、“外交官网站”等。 Paul Nadeau过去就喜好写一些诸如《美国应向日本学习和中国的相处之道》、《日本能否经受住夹在中美紧张关系之间的考验?》、《是时候赞扬日本对COVID-19的应对了》等“鸡血文”。 这回换风格了,他新出炉的这篇“大作”,通篇都以一股“憋屈小媳妇”的口吻控诉中国政府蛮横霸道“欺负”日本,而日本纵使再“委屈”仍是“隐忍克制”,还在极力“控制”日本民间的“反华”情绪。 文章先玩了一波“拉踩”,称近些年美国国内“反华反亚裔”暴力事件频发,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政客和媒体没有“克制”“反华”情绪,一直直白不加掩饰地强烈表达他们对中国的不满和抨击。某种程度来说,这变相引导了美国社会滋生“反华反亚裔”情绪。 话锋一转,Paul Nadeau表示,我们日本就不一样啦,我们可是“大大的”良善啊! 他写道,虽然美国受到来自中国在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挑战,但日本面临的中国“威胁”比美国更甚。随后就开始胡诌,数落起中国:像什么所谓中国对日本“领海”和“领空”的多次“入侵”、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中国抵制日本福岛核污染食品、中国反对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等等。 然而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中国抗议“拜鬼”是在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日本核食禁令也是出于对中国人民食品安全的考虑……Paul Nadeau倒是本末倒置,贼喊捉贼地把锅全扣在了中国的头上。 他还夸夸其谈道,即便中国如此和日本“找茬”,但是日本国内却没有出现明显的“反华”言论或伤害在日中国人的暴力事件,其逻辑感人地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日本政府在中国问题上的“理智”和“克制”,将对中国的“担忧”限制在中国政府身上。 文中宣称日本政府缓解两国紧张局势的一个关键战略是,在高层留下遏制冲突的官员,而不是激化矛盾的人。其举例称,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曾叫嚣要让日本自卫队成员驻扎钓鱼岛,但上台后他就不再如此激进表态,以此来证明日本政府的“隐忍”。 这个话术倒是“完美”避开了安倍前阵子近乎撕咬中国的“反华”言论,在台上不敢说的那些话,下了台就放肆起来,他不断口出狂言称“不要低估日本‘守卫‘钓鱼岛的决心”、“台湾有事等同于日本有事”。接连对华进行恶毒诽谤中伤,赤裸裸表明他正在为煽动日本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敌意而不遗余力。 文章最后才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嘴,称也有观点认为,有的时候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反感情绪并不是因为中国本身,而是对日本当局政府“无能”感到担忧。他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对日本的巨大“威胁”,才把对国内社会问题的不满转变成对中国的抨击。 不过,这一小段内容不足以拉回整篇文章倒打一耙的主要论调,如此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装无辜”,愣是把两国关系中的日本塑造成了好一朵“盛世白莲花”,属实是活久见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以实施新一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为主线 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不到48小时!“画饼大师”马斯克又双叒叕失去了世界首富的宝座
- 花旗:上调理文造纸评级至“买入” 目标价升至4.3港元
- 一个能让你感到快乐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 瑞银:首予京东集团-SW买入评级 目标价275港元
- 儿子爱上了妈妈怎么办?
- 梦见风湿病 周公解梦
- 光大期货【镍&不锈钢】:需求释放改善信号 跌势或放缓
- 新华人寿保险一中支被罚25万:编制虚假报表资料
- 上海复旦升近8% 机构称竞争格局短期变化不大
- 穆迪:预计美联储或在2024年第一季度首次降息
- 招银国际:维持和黄医药买入评级 目标价37.49港元
- 天鸽互动11月22日耗资约1395.03万港元回购2000万股
- 东方雨虹:四驱增活力,为建材消费提质升级
- 突然飙升!网友懵了:到底啥原因?大跌因为特斯拉?刚刚,被“误伤”公司回应了
- 再鼎医药涨近5% 2022年年度总收入同比增加49%
- 三大股指震荡分化,建筑装饰7只概念股涨停,机构:价值股有反弹修复需求,可重点关注
- 这一年,我累了,也懂了
-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建议将灵活就业人员强制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畴
- 丰田在北美召回14.4万辆坦途皮卡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散户开始卖茶叶,猪企亏掉数百亿!探寻猪周期拐点,下半年有戏?
- 堪萨斯城联储行长:市场动荡不会改变美联储的紧缩计划
- 数字经济重磅会议释放积极信号,这些细分领域的春天要来了?
- 热搜第一 知名国货品牌回应“老板卖惨直播”
- 英女王拄杖出席伦敦新地铁线揭幕式,获赠5英镑限量版交通卡
- 滁州:开发商至少委托两家经纪机构销售房源,最高佣金为5%
- 当下地产股有如当初白酒股?民营房企融资回暖带来春天气息,券商观点:谁是地产的“泸五茅”?
- 国家统计局:4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售价同比分别上涨3.9%和2.4%
-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加快数据流通市场化建设用好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期
- “五角大楼公布UFO画面”登上热搜,网友:还是交给走近科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