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集体涨价!采购宁德时代电池成本多花两万元
原标题:新能源车集体涨价!源车元采购电池成本多花两万元 新能源车企继2022年初第一轮集体涨价之后,集体近日又开始第二轮涨价潮。采购成本由于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宁德已有近20家新能源车企宣布上调售价,时代涨幅少则千元,电池多花多则上万元。两万 究其原因,源车元一家新能源车企相关负责人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集体电池成本上涨比较厉害,采购成本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宁德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涨价两次,时代按一辆新能源车汽车的电池多花电池成本来算,上次涨了1万元,两万前不久又涨了1万元。源车元“承受不住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在最近几个月里,我们新能源汽车也已经悄悄涨了两次价格。”上述新能源车企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宁德时代方面有关负责人今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此不予置评,没有更多消息可以提供。 记者了解到,新能源车企继2022年初第一轮集体涨价之后,近日又开始第二轮涨价潮。 3月15日晚,发布了价格调整,宣布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官方指导价上调3000~6000元不等,这是比亚迪2022年以来第二次宣布涨价了。今年1月21日,比亚迪宣布新能源汽车涨价1000~7000元不等 ,此次价格调整于2月1日起生效。 3月17日,哪吒汽车发布车型价格调整的信息,部分车型价格上调3000~5000元。 3月18日,吉利旗下的几何汽车亦宣布,旗下部分产品价格将上调3000~7000元。小鹏汽车、威马汽车、零跑汽车等也加入了涨价大军的阵营中。 3月18日,小鹏汽车发布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该公司旗下产品的补贴前价格进行10100元~20000元不等的上调,价格调整将于3月21日零时起生效。 3月19日,威马汽车宣布,旗下产品价格将进行7000~26000元不等的上调,价格生效日期为3月28日零时。 此外,近10日以来,特斯拉已三次宣布上调产品价格,部分车型价格最高涨幅达3万元。 近段时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持续飙升,令不少人有意换购新能源车型。不过,由于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已有近20家新能源车企宣布上调售价,涨幅少则千元,多则上万元。 3月19日晚间,理想汽车CEO李想通过社交媒体表示,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非常离谱。从目前来看,和电池厂商已经合同确定了二季度电池涨价幅度的品牌,基本上都立刻宣布了涨价。还没涨价的品牌,大部分是涨价幅度尚未谈妥,等谈妥后也普遍会立刻涨价。 本次新能源汽车集体调价,主要是锂、镍等核心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所需的锂为例,锂价从2021年初的5万元/吨到目前的50万元/吨,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实现了十倍增长。3月18日,国内碳酸锂价格报50.4万元/吨,较年初上涨73.8%,同比上涨479.3%。 截至3月20日,10余家锂电池概念上市公司披露了今年前2个月的经营情况,“量价齐升”成为共性。在锂电池生产企业业绩大增的同时,锂电产业链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据媒体报道,近期,相关部门对部分锂盐企业进行了约谈,主要是促进价格的合理平稳运行,特别强调上游企业要共同推动产业链良性发展。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碳酸锂价格经过2个月的暴涨后,目前已趋于冷静。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二季度价格或有所回落,上涨行情或迎来拐点。 一些新能源车企除了临时采取新车涨价的措施应对动力电池价格上涨之外,为了加强电池等供应链管理,也开始闯入电池生产领域。近日,广汽埃安自研动力电池试制线正式开建 。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未来,广汽埃安30%的高端电池将自研自产,而70%的中低端电池由外部电池企业代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多家银行调整信用卡分期业务 “分期手续费”调整为“分期利息”
- 东方甄选首次披露详细财务业绩 俞敏洪称其带来发展信心
- 新东方在线2023财年上半年净利超5亿元,东方甄选贡献85%营收
-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世界又传来两个坏消息!
- 融创房地产境内债务重组分两种方案:未展期债务将展期至2027年
- 梅西个人服装品牌母公司MGO Global盘前大涨近24% IPO首日破发
- 袁清茂带队赴中国汾酒城管理中心开展调研及节前慰问
- 居民储蓄增加17.84万亿后 2023年存款搬家往何处去?
- 市场调研机构:三星电子赶超谷歌,登顶“2022年全球最佳品牌榜”
- 卓创资讯:国际原油震荡明显 成品油或遇年内首次下调
-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世界又传来两个坏消息!
- 中国家电,划重点
- 上海通过住房租赁条例:二房东要开立租金监管专用账户
- 年夜饭预制菜 佛跳墙已经“不够看”
- 步步高控制权“易主” 2022年预亏13亿~19.5亿
- 韩国登记人口连续三年减少 单人户逼近千万
- 理性消费成大趋势,走过14年的“双11”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 14只ETF产品开年规模均增超1亿元 指数、金融和热门行业主题受追捧
- 多地明确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目标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