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机构持有境内金融资产规模近10万亿元
见习记者 韩 昱 10月9日,境外机构境内金融近万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号发布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文章《坚持改革开放和互利共赢 国际化稳步推进》。资产文章指出,规模要推动金融市场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型,亿元提高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境外机构境内金融近万流动性。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流程,资产丰富可投资的规模资产种类,便利央行类机构配置和持有人民币资产。亿元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境外机构境内金融近万专家认为,得益于中国宏观经济保持企稳复苏态势,资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深化,规模预计境外投资者将继续提高对人民币资产的亿元信心和需求,外资有望继续流入中国市场。境外机构境内金融近万 外资投资境内金融市场 更加便利 近年来,资产随着沪深港通、规模基金互认、债券通、沪伦通等互联互通渠道相继开通并持续优化,合格投资者管理政策框架不断完善,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金融市场更加便利。 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末,境外机构持有境内金融市场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规模合计近10万亿元。得益于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人民币投融资货币功能较快提升,证券投资在跨境人民币收付中的占比由2017年的30%左右上升至2021年的60%左右。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庞溟对记者表示,我国继续坚定不移地通过全方位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使得人民币资产的避险属性、投资回报率和配置价值更受全球投资者重视,以此促进和吸引了跨境资本加速流入,增加对中国股票和债券的配置需求。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继续保持双向波动和基本稳定,也支撑了人民币资产价格稳中有升,吸引资金持续流入中国市场。 “我国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有助于激发市场潜力、增加市场活力,有利于真正具有内在价值和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核心资产在资金获得、资源配置和资产定价上赢得优势,对具有一定资格要求、专业投资要求和风险管理要求的外资而言更有吸引力。”庞溟认为。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人民币跨境结算数据来看,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因此人民币对境外投资者吸引力较强。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对我国主要有三方面影响:首先,鼓励外资进入,对于市场的稳定及国际化发展水平都有正向效应。第二,外资在中国的投资也给予了国内企业学习先进理念的机会,提高我国金融多样性,推动经济发展。第三,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必然是多样化,包容性高的市场。外资的进入帮助我国金融市场更快走向成熟,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庞溟表示,考虑到全球投资者的长期资产配置需求、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增长潜力、有利的汇率走势,中国证券类资产在主要证券指数中的比重相较中国GDP占全球比例以及中国证券类资产市值占全球比例均明显偏低,利好人民币核心资产和中国企业的各种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出台,预计境外机构投资者将继续提高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和需求,外资有望继续流入中国市场。 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不断推进 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逐步走强,也得益于顶层设计与统筹安排。今年以来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7月份,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包括境外机构跨境认购服务、提升境外机构入市便利、债券通公司降费25%等六项创新便利举措的“政策大礼包”,推动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对外开放。8月份,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启动,优化后预计可将目前沪深港通无法交易的天数减少约一半;而在QFII方面,根据证监会网站信息梳理,截至8月底,合格境外投资者数量累计达711家,今年以来已有43家获批。 事实上,近年来,QFII、QDII制度改革取得了卓越成效,并为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和中国资金出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QFII和QDII等制度安排的设立与推行过程中,我国合理把握改革开放的方向、节奏、重点以及业务规则和制度建设的多元化、差异化、特色化进程,并配合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改善投资者结构、逐步取消金融机构外资股比限制等配套措施,助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坚定进入和平稳驶过“深水区”。 “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型开放,QFII和QDII等制度安排成功推进、不断优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深化,逐步扩大市场、机构和产品高水平双向开放,促进市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由通道式走向全面市场互联互通。”庞溟表示,既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机构投资者和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并参与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发挥国内市场在融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推进国内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把管道式的、分市场的、区域性、有步骤的开放模式逐步转向统一的制度性、规则性开放,成功实现“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国际化步伐。 从长期来看,庞溟认为,要让中国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的实力和竞争力与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保持强势,关键在于通过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配套性措施,大力破除各种体制障碍和机制掣肘,在宏观上完善市场体系建设、重塑经济发展动力、挖掘结构性潜能,在微观上增强市场主体活力、能力和信心,在国际上主动参与跨国合作、参与建立秩序、参与设定规则。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为投资者捕捉多资产良机 邹维娜加盟华安基金后首次“挂帅”
- 竞逐云游戏:腾讯、米哈游等大厂已纷纷入局
- 2022年最热赛道之一!融资额或再创新高 头部机构全线入场 合成生物为什么突然火了?
- CCG顾问、中央外办原副主任陈小工:全球化不可能倒退,我国应注意全球供应链安全
- 中国证监会: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 管涛:市场要警惕的是日债熔断而非日元急跌
- 【育儿问答】宝宝从出生就塌鼻是发育不好吗?
- 解锁新家电“6·18”热销背后的“流量密码”
- 平安理财总经理张东:理财公司需以资产配置为内核,坚持稳健定位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视察敖德萨州
- 三星2亿像素传感器HP1将上市 moto新机首发小米随后
- 吉林省6月18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
- 公司实控人被立案调查,通策医疗受损投资者可参加挽损
- 又挑衅!美要给台“不对称武器”清单?岛内:无底洞
- 从今年“618”透视消费复苏升级新趋势
- 触底反弹?多家银行部分存款利率小幅回升 预计下半年或将趋稳
- 【追踪】安阳厂房火灾事故已致38死2伤,2个月前厂区曾组织消防检查
- 定向利益输送?惠泰医疗收购亏损子公司剩余股权,估值一年时间大涨3倍
- 人民日报:让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 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开幕!参会跨国公司数量比去年又增46家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