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高速车流下降六成,交通运输部:物流不畅主要在这几方面
原标题:长三角高速车流下降六成,长角车流成交交通运输部:物流不畅主要在这几方面 4月18日,高速长三角一市三省的下降高速公路车辆总流量247.76万辆,同比2021年下降64.99%。通运其中货车总流量134.01万辆,输部同比2021年下降20.85%。物流 4月19日举行的不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春耕介绍了这组数据。主方他表示,长角车流成交受疫情影响和收费站、高速服务区关停影响,下降全国高速公路流量同比2021年大幅下降,通运长三角区域的输部高速公路流量下降更为明显。 相较而言,物流4月18日,不畅全国高速公路流量车辆总流量2008万辆,较2021年下降了39.46%。其中货车流量664.25万辆,同比2021年下降了8.13%。 “但是随着关停的服务区和收费站的打开,以及各种措施的深入推进,现在全国和长三角地区的车流量,尤其是货车流量在缓慢地上升。”吴春耕说。 全国干线公路已基本畅通 截至4月18日,全国高速公路收费站临时关闭116个,占收费站总数的1.07%,前期关停的收费站已经有82.89%恢复正常运行;全国临时关停服务区还有61个,占服务区总数的0.92%,比4月10日下降了83.24%。 “这两个比例都已经控制在1%左右,也就意味着全国干线公路的大动脉已经基本畅通。”吴春耕说。 3月1日~4月1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497214例,波及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所有省份。 “近一段时间,全国疫情形势呈现逐渐企稳态势,但地区之间交叉输入影响明显,各地动态清零的任务十分艰巨。”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说。 基于此,各地的疫情防控也直接影响了交通通行,出现了车流滞留、物流不畅等问题。吴春耕归纳说,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几大方面。 一是“层层加码”的问题比较突出。货车通行依然困难。有的地区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货车采取一律劝返“一刀切”的管控措施。 二是防疫检查点设置不合理,公路出入口拥堵比较明显,个别地区在高速公路主线或服务区违规设置防疫检查点。 三是部分高速公路主动脉终端,交通物流末端不畅,主要是一些地方擅自关闭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和服务区。 此外,还有一些枢纽集疏运不畅,邮政快递服务受阻,从业人员负担加重等问题。 吴春耕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坚决贯彻落实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持续关注各地关停收费站、服务区恢复运营以后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巩固成果,防止反弹,全力保障公路网运行的畅通。 4月13日,工作人员查验驶入杭州传化公路港的货车司机健康码。新华社 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 为确保物流通常,“今天上午又召开了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指挥部的第一次会议,研究审议有关的贯彻落实举措和政策文件。”吴春耕表示。 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下称“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会议并部署十项重要举措。 会议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脑中要有全局。要关心群众和防疫人员生活和身心健康,改善物流从业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并给予延期还贷等金融支持。要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核酸检测结果48小时内全国互认,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不得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限制通行。要逐个攻关解决重点地区突出问题。要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通过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用于交通物流领域的1000亿元再贷款撬动1万亿元资金,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产业和外贸企业白名单。 4月18日,交通运输部迅速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重点抓好建立健全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全力保障运输通道畅通、优化货车通行管控政策、加快推广使用统一互认的通行证等十方面工作。 吴春耕说,下一步,将围绕实现民生托底、货运畅通、产业循环来着力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包括建立集中统一指挥分工分级负责的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针对问题,列出清单,挂图作战,到期销号,跟踪问效,确保落实。也包括加快推广使用全国统一互认的通行证,确保统一格式,办理方便,足量发放、全国互认,通行顺畅。加快筹备设置和用好物流中转场地,确保货物接驳运输,人员闭环管理,互不接触等。 截至4月17日,全国23个省份已按要求建立通行证制度,10个省份31个应急物资中转站陆续启用,上海港集卡通行证稳步实施,重点物资运输保障明显改善。 吴春耕说,建立重点物资车辆的通行证制度,是应急状态下努力保障重点物资跨区域、跨省份运输的一个重要举措。正常地区按照规定是不需要通行证,有疫情的地区,由中高风险所在地的省级联防联控机制根据本地区疫情防控的形势和重点物资运输的需求,研判决定是否启用通行证制度。同时,前期已经印发通行证的省份,要加快与全国统一样式的通行证的过渡转换,做好工作衔接。 他进一步解释说,通行证的使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医疗与防控物资、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物资、邮政快递等民生物资以及农业、能源、原材料、重点工业品等一些重要的生产物资。启动通行证的省份也可以根据辖区内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实际需求,适当拓展通行证的使用范围。 全力以赴保障上海港畅通运转 同时,吴春耕表示,还要以上海及长三角等地区为重点,切实解决重点地区的物流供应链突出的问题。要用好用足助企纾困,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帮助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解决一批急难愁盼的问题。 “上海港保畅通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现在全力以赴解决的问题。”吴春耕表示。 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这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200万标准箱。 4月12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水路运输保通保畅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就保障港口畅通有序,保持内河航道顺畅,保障国际海运物流供应链畅通等提出了11项措施。其中也特别提出,要全力以赴保障上海港畅通运转。 同时,吴春耕表示,交通运输部立即开展自查自纠,督促地方特别是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严格按照国务院的文件要求来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清查不合理、不合规设置的防疫检查点,仅批准保留的五个防疫检查点,个别港口航道船闸关停已经全部治理到位。 此前,上海港提前安排了2.5万名工作人员进入港区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交通运输部也成立了工作专班,与长三角的三省一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重点港航企业建立了每天调度的机制。 在全力保障国际海运物流供应链畅通,引导主要班轮公司优化航线运力投放,全力做好我国主要的外贸集装箱航线的运力保障。 截至目前,上海港船舶在港、在泊时间有所改善,根据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分析,2022年4月11-17日,上海港船舶靠港靠泊的接卸运输比较正常,国际集装箱船舶在港时间、在泊时间较今年1-2月份有所改善,综合运输服务的效率和装卸作业效率都有所提升。 上周上海港的远洋国际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时间2.02天,较2022年的1-2月份降低了1.9%,较去年同期降低了43.9%。平均在泊时间0.99天,较1-2月份降低了11.6%,较去年同期上升了2%。 “我相信很快上海的运输问题、物流问题也会得到解决。”吴春耕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啥行业薪酬高?货币金融服务业中位数超29万
- 拜登启动\
- 一季度亏损2960万元,小牛困在成本里?
- 哈尔滨:购房人完成不动产权属登记,取得不动产权证即可上市交易
- 一则小作文引爆?“中字头”股票集体暴涨,千亿大蓝筹双双涨停!更有飙升40%
- 早盘:美股涨跌不一 纳指转跌
- OPPO发布Reno8系列新品:Reno8 Pro首发新骁龙7
- 北京海淀友谊社区1800余人转运张家口隔离
- 韩国企业被要求向已破产德国基金买家偿还约3.17亿美元损失
- 日本民众抗议拜登访日:绝不容忍美日破坏地区和平
- 银保监会新余监管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温春琴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北京高校疏解:一路向雄安,分兵远郊区
- 气温骤降+风力发电量减少 英国电力市场迎来首次冬季供应挑战
- 房企大股东们,一个个“爆仓”了
- 聚焦“618”:平台补贴消费者超往年 保利润成各行业商家主声调
- “舒达源”1批次苏打水溴酸盐超标,称因工艺调试致参数变化所致
- 北京:新国展轻症方舱医院目前已投入使用
- 卢布太强势!俄罗斯要出手了
- 拜登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日韩澳13国加入!外交部:试图孤立中国,最后只会孤立自己
- @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国常会释放金融大礼包,快看看有啥福利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