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积极落实中央部署 稳经济政策加快落地见效
来源:经济日报 当前,各部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门积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极落经济加快见效复杂性、严峻性、实中署稳不确定性上升,央部稳增长、政策稳就业、落地稳物价面临新的各部挑战。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部署实施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门积5月3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极落经济加快见效通知》发布,要求切实把二季度经济稳住,实中署稳努力使下半年发展有好的央部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政策 千方百计稳市场主体 工业经济是落地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受疫情影响,各部目前部分工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仍然受阻。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方面,《通知》提出7项具体举措,包括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加大对民航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的纾困支持力度、优化企业复工达产政策、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政策、统筹加大对物流枢纽和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将全力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根据疫情变化情况,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动态调整部级“白名单”企业范围,推动加快省级“白名单”企业区域互认,并强化上下游衔接服务。工信部还将采取点对点、一对一、短平快等方式,帮助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龙头企业和关键节点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确保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稳定生产、增产扩产。 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社保费缓缴政策出台后,企业和各方面高度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此次扩大缓缴范围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限实施到2022年年底。二是在5个特困行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受疫情严重冲击、行业内大面积出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其他特困行业,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实施到2022年年底,工伤、失业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一年,原来明确的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保险费期限相应延长到年底。 “这些政策通过条块结合方式,可以更好更精准地支持困难企业。”李忠表示。此外,在失业保险方面,政策体现出三个“更”字:稳岗返还标准更高,留工补助范围更广,支持扩岗举措更新。目前,前期出台的失业保险稳岗和留工补助政策已逐步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资金已经直达企业,这次出台的政策措施也正在抓紧落实落地。 着力扩大消费和投资 在稳投资促消费等政策方面,《通知》提出了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因地制宜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等6项具体举措。 稳定增加汽车消费,对推动消费复苏回升、带动汽车全产业链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细化落实举措,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确保有关措施尽快落地见效,促进汽车市场持续稳定发展。重点是两方面:一是稳住增量,增加新车消费;二是盘活存量,扩大二手车流通。“近期,部分汽车限购地区如上海、深圳等城市增加了号牌指标数量,吉林、重庆等地出台了新车购置补贴、汽车以旧换新、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便利皮卡车进城等举措。”盛秋平说。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新开工一批工程项目,促进有效投资。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十四五”时期我国重点推进的11项交通运输重大工程项目包。交通运输部副部长赵冲久表示,这些重大工程项目聚焦“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重点,将对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牵引带动作用,也将对当前促投资、稳增长、稳就业形成有力支撑。 近日,《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盘活存量资产,就要把回收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建设,形成新的有效投资,实现良性循环。地方政府或国有企业对盘活存量资产的回收资金,要确保主要用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精准有效支持102项重大工程等,形成有效投资。对回收资金用于的新建项目,要推动加快前期工作,促进项目落地实施,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尽早发挥回收资金效益。 徐晓兰表示,工信部将加快实施制造业“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项目、重点领域节能降碳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引导基础电信企业适度超前部署5G基站、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实施,力争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推动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稳经济大盘,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近期,各地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比如,上海制定了《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涉及8个方面、50条政策措施;吉林出台了《稳定全省经济若干举措》,其中既有落实国务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配套措施,也有吉林省的增量措施;浙江省按照全面顶格、能出尽出、精准高效的原则,出台了38项稳经济政策措施。 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最大限度发挥稳增长政策效力,既要形成合力,更要狠抓落实。 徐晓兰表示,工信部将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把各项政策举措解读好、落实好,形成政策叠加放大效应,确保企业应享尽享。特别是近期将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政策靠前发力、精准加力,6月底前要形成实效。 “将着力落实好已出台政策,指导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狠抓稳外贸等政策落地见效,特别是要向中小微外贸企业适当倾斜,用足用好出口退税、信贷信保支持等政策,力争将企业综合成本降下来。同时,着力推动出台新配套措施,将加快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进一步扩大鼓励范围;着力稳定外贸外资企业预期,指导各地方加快完善重点外贸企业服务保障制度,加大对外贸货物物流运输畅通的工作力度,帮助企业用好RCEP等自贸协定优惠政策。”盛秋平表示。 赵辰昕表示,要全力推动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靠前发力、适当加力,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合理扩大有效需求,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重点领域加快复工达产,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经济日报记者 熊 丽 顾 阳)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提高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个人养老金如何发力?——来自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的观察
- 瑞达期货:经济复苏步伐加快 双焦有望供需双强
- 港股“牛回头”!电信巨头飙升
- 京津冀下好“一盘棋”,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 理解人机智能 倡导“智能向善”
- 都市丽人涨近10% 机构称公司受惠线下消费回暖
- 新华汇富金融将于3月31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港仙
- 腾讯控股2月28日于股份奖励计划下发行977.16万股
- 百度副总裁马杰:手机依然是一段时间内元宇宙的主要入口
- 又有人盯上卡地亚了,这次是LV和蒂芙尼的母公司
- 日本央行突然释放“鸽派”信号 日元利差交易资金海外买债创单周新高
- 中国智慧能源早盘飙升逾141% 今早恢复买卖
- 中概股多数下跌 贝壳、理想汽车跌超5% 中通快递、唯品会绩后走强
- 一位北大老先生去世,牵动了中国政商学三界
- 监管为何月内两次表态 “提前还款”
- 李一峰累砸25亿销售费重营销模式临考 小熊电器业绩现疲态亟需修炼内功
- 产品包装被指“土”,口子窖称会加强美感设计
- 工信部发文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开屏和弹窗信息难关闭、乱跳转等将被规范
- 欧盟委员会缩小对苹果的反垄断调查范围
- 苹果混合现实头显或无需搭配iPhone使用:支持隔空打字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