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倦怠危机正在冲击英国
来源:环球时报 英国《卫报》10月11日文章,英媒原题:“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回归正常生活”:倦怠如何令英国支离破碎以及如何才能恢复 艾米·甘顿很少半途而废,倦怠击英她天生精力充沛,危机总感觉能在工作中有所作为。正冲当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时,英媒她正在英国政府担任高级公务员,倦怠击英每天忙碌14个小时。危机起初,正冲她认为自己不断觉得疲惫很正常。英媒32岁的倦怠击英甘顿说:“当你在应急情况下工作时,许多可能预示着倦怠的危机感觉无法与我自认为的正常感觉区分开来,如肾上腺激素持续上升、正冲思维与心跳加速等。英媒”直到一次严重恐慌发作时,倦怠击英她才意识到问题。危机 倦怠曾是被隐瞒的秘密,由于担心在专业方面被评头论足而鲜有人承认,但如今不再如此。 上月,当28岁的英国创作型歌手芬德取消多场演出时,他宣布“我和我的男孩们都倦怠了”,这引发一场有关倦怠的公开对话。由于从小就被培养对心理健康持开放态度,“Z世代”可能比年长员工更容易承认不堪重负和无法继续。但他们并非唯一面临风险的群体,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近来发布论文称,工作压力约在45岁达到最高程度。 工作本身的强度正在变大,工作跟着手机来到人们的家里,或者堆积在有人离职但尚未补缺的岗位上。人们普遍感觉危机层出不穷:先是金融危机,然后是新冠肺炎疫情,现在是通胀冲击。 在《无法平衡:千禧一代如何成为倦怠一代》一书中,美国记者安娜·彼得森认为,工作和住房不安全导致40岁以下的人疲惫且不安。居家办公更受欢迎,以及所谓“安静退出”(拒绝在专业方面卓尔不群)的流行,都表明人们普遍渴望从事压力较小的工作。 咨询公司德勤近期对10个国家开展的调查显示,53%的女性感到压力高于一年前,近半数感到倦怠。 直到2019年,工作倦怠才被世卫组织正式承认,但它并非疾病,而是职业健康现象,“源于未能得到成功管理的长期职场压力”。对病人感到厌倦的护士和对暴行感到麻木的战地记者,都是典型例子。 布莱顿商业教练德妮丝·惠利尔表示,她遇到的倦怠者绝非弱者,而是非常勤奋的高绩效人员。她说:“通常是那种努力实现目标的人,或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正如她指出的那样,这促使那些不想失去其最佳员工的公司采取预防措施,例如,推特开始每月为员工提供“带薪休假日”。40岁的克劳迪娅从事外事工作,她说谨记这“并非个人失败”,而是身体对压力的反应,就像扭伤脚踝一样。她表示,要学会调整节奏,她现在坚持一个原则:尝试把一些东西从待办清单上去掉,而非试图全部完成。(作者嘉碧·欣斯利夫,崔晓冬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货拉拉司机:我们为什么选择停运?
- 一图看懂丨九国驻华大使畅谈“一带一路”
- 最高法:加强涉外海商事审判 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 法国香烟价格要随通胀上涨 烟草商担心加剧走私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疫情存扩散风险时 疫情所在区每日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
- 知乎请回答,如何赚钱?
- 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
- 苹果开盘重挫近4%!全球手机市场转冷 iPhone也未能躲过寒气
- 夏粮收购进展总体顺利
- 期市开盘:沪锡涨超3%,焦煤、橡胶、焦炭涨超2%
- 长安期货贵金属:金价或承压运行 投资者可以逢高沽空思路对待 注意止盈止损
- 加强务实合作促全球经济回归正轨
- 马斯克:SBF持有1亿美元推特股份为不实消息
- “十一”假期亲子游、自驾游热度高
- 国家统计局:近十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55.6%
- 北京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超九成
- 投资者买理财产品也要考量风险承受能力
- 保价争议频发,顺丰终于采取行动了
- 这起绯闻,全台湾都在围观
- 微软正将Win11 Android子系统扩展到更多国家 现已公布21个地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