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美联储加息终点或在5%,人民币短期有贬值压力但并不持续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机构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美联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2.25%至2.50%上调到3.00%至3.25%,储加这是息终续今年以来美联储第五次加息,也是点或但并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 分析师表示,人民此次加息幅度符合市场预期,币短贬值不持短期内美联储加息节奏不会放缓,压力今年年内还有100-125基点(bp)的机构加息幅度,明年仍可能继续加息。美联在美联储加速货币紧缩之下,储加美国经济或于2023年初进入衰退,息终续失业率大概率也将上升。点或但并 分析师指出,人民或于今年底到明年初见顶,币短贬值不持本轮高点或在120附近,短期内汇率仍有贬值压力,但持续时间可能不会太长。 以下是部分机构对本次美联储加息的解读 中泰证券:短期美联储加息节奏不会放缓 本次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将联邦基准利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并重申持续上调基准利率将是合适的。虽然近几个月以来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持续回落,但下行斜率不尽如人意,因此短期美联储加息节奏不会放缓。 结合最新加息点阵图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预测情况,在今年剩下两次会议中,美联储加息点位组合或为75和50个基点。另一方面,联储主席鲍威尔多次表示,在通胀回落至目标水平之前,不会放松货币政策。 另外,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实现经济软着陆的机会较小,但经济放缓是降低通胀的必要条件。我们认为,美国距离实质性衰退可能还有1-2个季度的时间,届时伴随经济步入衰退,通胀也将加速回落。我们预计,美国通胀将于明年年中前后接近目标水平,其货币政策也将迎来转变。 粤开证券:明年美国仍可能加息25bp 9月会议的点阵图显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票委立场一致鹰派,未来三年的利率预测都大幅提升。2022年、2023年、2024年的利率目标中位数分别为3.375%、4.625%、3.875%。 9月FOMC点阵图包括了19位票委的预测。其中,8位票委预测今年利率达到4.125%,9位票委预测今年利率达到4.375%。这意味接下来的两次会议(11月和12月)还有100-125bp的加息幅度。半数票委认为11月加息75bp、12月加息50bp,这也超出了市场预期。此前投资者低估了美联储短期内加息的立场和抗击通胀的决心。 明年美联储仍可能加息25bp,后年才会降息。票委对明年的利率预测较为集中,分布在4.375%-4.875%的区间,中位数处于4.6%,这高于2022年底的水平,表明明年降息可能性很小。2024-2025年的利率预测分歧较大,票委分布较为分散,中位数分别为3.875%、2.875%。因此,美联储降息至少要等到2024年,较市场预期大大推迟。 中信证券:本轮美国加息终点或在5.0%左右 尽管点阵图并不代表真实的加息路径,但传递出美联储维持紧缩立场的决心,短期政策或难以明显转向。 结合鲍威尔讲话的信息,以及以往美联储紧缩周期联邦基金利率的高点往往比CPI同比增速的高点更高的历史,我们预计美联储今年年内加息或至4%以上,本轮加息的终点高度在5.0%左右。明年是否会降息需要结合届时的通胀和失业率判断,尤其是失业率。 此外,当前美欧经济基本面的差异仍是影响美欧汇率的核心因素,叠加美联储持续鹰派的货币政策立场,美元指数在9月议息会议后升至111以上,预计后续仍将偏强运行,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上行至上一轮高点的120附近。 预计10年期美债收益率短期维持震荡走势,但随着美国经济逐步走弱并可能在明年下半年陷入实质性衰退,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中长期可能存在下行趋势。 中金公司:美国经济或于2023年初进入衰退 美联储加息并未减速,点阵图显示利率还会进一步抬升,且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位。我们预计加息将带来更多痛苦,美国经济或于2023年初进入衰退,失业率大概率将上升。 尽管鲍威尔试图避免制造“衰退恐慌”,但市场可能还是会朝着衰退的方向进行定价。我们认为,这次衰退更可能是“滞胀式”衰退,这意味着美国“股债双杀”或未结束,我们离“市场底”还有很长的距离。 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对2023年底的利率中值预测由6月时的3.8%上调至4.6%,对2024年底的利率预测由3.4%上调至3.9%,而首次出现的对2025年的利率预测为2.9%,依旧高于美联储认为的2.5%的长期中性利率。 换句话说,直到2025年底,美国货币政策都可能处于从紧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点阵图显示有一位官员认为到2025年底利率仍应维持在4.4%的高位水平,这意味着该位官员认为未来三年美联储都不会再转向宽松了。 平安证券:远期加息预期是美元汇率的强大支撑 9月,欧央行、加拿大央行已单次加息75bp,瑞典央行甚至加息100bp,英国、澳新等发达经济体预计至少也会加息50bp。短期来看,美联储加息速度不一定明显快于非美央行,但由于美国经济相对具备韧性、且美联储抗击通胀的决心更强,预计美联储加息终点或更远且更可持续,远期加息预期是美元汇率的强大支撑。 美联储激进紧缩、美债利率再破前高,对非美金融市场的负面冲击或更加剧烈,非美货币表现更受冲击。以欧日债市为例,截至9月20日,10年美债利率突破前高后,10年德国利率也突破前高、刷新2013年以来新高;10年意大利国债利率升至4.15%,处于4%以上的警戒水平;10年日债升至0.274%、连续两周突破0.25%目标水平。欧日债市的压力也将体现在和日元汇率上。 总之,无论是从美联储紧缩节奏看,还是从非美经济压力看,美元汇率目前仍将维持强势。 太平洋证券:美联储会持续鹰派加息直到衰退来临 美联储当前的政策态度是数据导向,“确认通胀将持续下降”是美联储放缓或终结加息的必要条件。然而,现在美国通胀的主要拉动力量已经从能源价格转变为更难控制的房租上涨,这导致滞胀的风险进一步拉大,所以美联储转向也更加困难。 解决高通胀问题的最终途径可能是一次较为严重的衰退,比如依靠房价暴跌来重新平衡美国正在处于历史最低位的租售比,从而消除房租上涨的动力。所以我们认为未来较为可能的情景是美联储持续鹰派加息直到衰退来临。 美元的强弱一方面与美联储政策相关,另一方面受经济基本面的影响。目前二者出现背离,即美联储十分鹰派,但美国经济前景不佳。前者影响短期内美元的走势,而后者决定美元长期走势。在美联储鹰派加息的驱动之下,叠加欧洲能源危机给美元带来的被动升值的动力,美元在短期之内仍将保持较为强劲的势头,年内可能出现再度的阶段性冲高,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较大的风险。但美元长期强势的基础不牢固,明年预计将随着美国经济衰退而转弱。 招商证券:人民币汇率短期仍有贬值压力但并不持续 我们预计明年中美国CPI同比涨幅有望降至3%下方,进而明年联储无须激进加息。此外,鲍威尔指出失业率是就业的最佳观察指标,今年底到明年初,我们就能看到失业率持续上行,这将给美联储结束加息带来契机。 7月底以来的内政、外交动作均是支持率保卫战的结果,近期美联储的鹰派态度大概率与此有关。但临近中期选举,平衡资产价格表现诉求又会开始浮出水面,因此10月美联储态度就有望逐渐温和。目前看四季度联储有望放缓加息步伐,一旦这一转变成型,就是政策转鸽的信号。 美元指数见顶需要两个前提:一是美联储政策转鸽,二是欧洲能源风险警报解除。今年底到明年初,市场有望迎来美联储政策拐点。欧洲能源供需平衡压力最大的阶段是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但预期最差阶段可能出现在年内。进而,我们认为美元指数或于今年底到明年初见顶,此前美元或仍有最后一冲。 回到国内,人民币汇率短期仍有贬值压力,但并不持续。四季度美联储政策转鸽意味着人行“以我为主”空间将逐渐显现,国内四季度降息依旧可期。在经历阶段性调整后,A股和人民币债券的投资性价比也在不断上升,黎明前的黑暗虽然煎熬,但是希望也近在眼前。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博时基金二十大报告投资解析之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俄媒:基辅市行政机构发布消息称乌多地发布防空警报
- 水利部与中国铁塔公司就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合作进行座谈
- 二级市场大涨 104股股价创新高
- “Samsung”成为2021年最常用的密码之一:可在7秒内破解
- 复星要退出南钢,沙钢股份如何解决这个棘手问题?
- 天气转冷 火锅餐饮保暖用品生意火爆
- 量价齐升+结构性降本 上市火电企业或迎业绩拐点
- 美媒:马斯克对推特员工表示已结束裁员,正寻求招入更多工程师
- 三十年前情景重现?惠誉预计美国明年Q2温和衰退
- 美药管局申请法院禁止6家电子烟制造商“非法产销”
- 绩优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出炉 公募布局路线曝光 葛兰、冯明远等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现身
- 云南新增确诊病例5例,均为境外输入
- 韩国海洋水产部:正研讨与日本进行高层接触,以重启《韩日渔业协定》谈判
- 人民币国际化,未来该如何有序推进?
- 外媒:特拉斯下台时间“已经是按小时计,而不是按天计”
- 日均新增2.22万例,为何疫情居高不下?低风险区怎样防控?医院发生疫情是否封控?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巨大
- 谷爱凌!国际奥委会宣布
- 报告:103城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4.12% 环降3个基点
- Snap跌超28%,推特跌超4%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回购价上调100元!比亚迪王传福:汽车电动化进程远比想象来得快,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看这个…
- 融资方联合库方重复质押,华南华东多个铝锭仓单融资爆雷
- 收评:北向资金净买入35.79亿元 沪股通净买入30.25亿元
- 21家A股车企卸妆:头尾利润相差243亿 金龙汽车扣非净利大降355%
- 韩国:东盟是韩国的主要伙伴,将继续加强与东盟合作
- 星环科技过会:今年IPO过关第181家 中金公司过13.5单
- 一架飞机在湖北襄阳掉落,飞行员跳伞受轻伤
- 朱老六拟以不超1.4亿元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募投项目进展缓慢
- 2021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榜单发布:深圳40家企业上榜 华为、正威、腾讯位列榜单前三
- 商务部: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有利于中美两国,有利于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