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河控股2月6日斥资101.33万港元回购127万股
封面人物 余承东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董事、蓝河终端BG CEO、控股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 2022年,月日元身兼华为消费者终端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两大业务板块负责人的斥资余承东,很忙——忙着在手机、购万股新能源汽车发布会之间转换,蓝河并频频语出惊人。控股 已过知命之年的月日元老余,1987年以安徽霍邱县理科状元的斥资成绩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接着于1993年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加入创业初期的购万股华为。三十年职业生涯,蓝河“是控股华为成就了余承东,还是月日元余承东成就了华为”的讨论,一直伴随着他。斥资 如今,购万股这种争议戛然而止。因为,余承东有了新的绰号“华为战神”。世人开始重新认识这个屡屡挽救华为于危难之际的“猛将”。 闯入车圈 “开足马力卖,明年争取年销超过30万辆,超过所有对手。” “第一年干翻特斯拉,第二年把BBA的空间一把干掉。” “未来智能座舱分为两种,一种是鸿蒙,另一种是others(其他)。” …… 关于华为是否下场造车的猜测,坊间传言一直不绝于耳。 与此始终相伴的是,余承东成为2022年最受关注也最具争议的汽车人之一。 他一次次张扬、冒犯式的发言,在汽车行业引起轩然大波。但正应了那句话:你可以讨厌他,却无法忽视他。 挑起华为汽车业务商业化落地的重任后,余承东把过去在手机圈里“大嘴”、好战风格带到了汽车圈,外界笑称他为“车圈战神”。 频频高调喊话外,余承东还会炮轰燃油车。“纯燃油车时代会很快结束。”他在2022年7月举行的粤港澳车展上说,“现在买燃油车,无异于智能手机时代买功能机。” 除了嘴上“嫌弃”燃油车,余承东更是把自己开了多年的座驾保时捷卡宴送了人,换成问界M5,并以亲身经历宣告华为与合作的问界汽车已经超越了宝马、保时捷等百万豪车体验,这直接让台下的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坐不住了,直言“有点想扔个鞋子上来”。 “大嘴”属性,确实引得外界关注起华为当下在做的智能汽车这一新业务。不过,余承东坦言,这是一个“烧钱的生意,难干的生意”,华为为此直接投入7000人,间接投入超过1万人,至今“智能汽车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 其实,早自2009年华为就开始对车载模块进行开发,并于2013年时成立了车联网业务部,一年后又在华为最高级别的研究院“2012实验室”成立车联网实验室,专注于车联网领域的纵向开发,直到2019年才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这个一级部门。 尽管华为多次申明“不造车”,但在内部却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与余承东同一年进入华为、现任华为轮值董事长的徐直军,热衷于做博世那样的Tier1(一级汽车供应商)精英,他的理由很充分,全球“不缺车企,缺的是智能网联电动车领域的基础供应商”,一旦亲自造车,不但扩产线与长周期带来的投入成本巨大,关键是会与主机厂直接竞争。反倒是一直抓着消费者业务的余承东,主张让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像手机那样在终端落地,进而实现商业化。 当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HuaweiInside”(下文简称“HI”模式)在2020年7月发布的旗舰汉EV上应用后,余承东还亲自站台,并允许其在华为部分体验店中作场景展示,但“HI”模式却引起汽车圈的高度警惕。 “车企应用华为自动驾驶技术,为我们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成了灵魂,上汽成了躯体。”上汽董事长陈虹公开发表“灵魂说”后,搭载华为“HI”模式的传统车企,也只有北汽、长安、广汽三家。 “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2020年10月26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签发的《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中,不仅再次重申“不造车”,其中还明确写道,“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在这份有效期为三年的决议文件发出近一年后,徐直军接受采访时,还提及“老余作为消费者BG的代言人,他就想造车”,但在华为高层团队看来,要清楚“我们在求生存阶段,做什么合适,做什么不合适。” 但随着手机业务面临缺芯危机进而导致销量下滑,“帮助车企造更好的车”成为2022年贴在华为与余承东身上的主要标签之一。 在华为店里展示的AITO问界M5 今年4月初,问界M5首批交付一个月后,余承东换上赛车手服装,将M5开上了珠海国际赛车场。从赛道下来后,他与车评人吴佩进行了一场户外对话,其间谈及“年内卖出30万辆车”的目标,他坦言,初期不熟悉汽车行业的供应情况,加之全球芯片短缺的现实,不得不亲自把年初吹出的牛皮捅破,“30万辆很难做到,供应不出来。” 曾经“大嘴”一张喊出的目标,即便余承东主动承认无法实现,但他依然强调,大目标可以牵引团队去做“卓越的事”,毕竟“吹出去的牛,是要实现的。” 在余承东的推动下,AITO问界品牌自今年三月开启交付以来,迅速跻身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 刚刚过去的10月,问界汽车交付量达到12018台,继8、9两个月后,连续三个月单月销量破万,问界在中国市场已经确立了“智能电动汽车一线品牌”的位置。 可见,在镜子的背面,吹牛的余承东也的确带给行业一些启示:“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被吊打了几十年的中国汽车产业,不应该只是挣扎、痛苦和煎熬,更要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即便前路荆棘丛生,但仍然要激情澎湃,朝着“翻身做主人”的方向迸发。 事实证明,在每一轮经济周期中,于山巅和谷底的沉浮间,最后活下来的一定是那些乐观豁达、心态和行动都积极向上的企业家;消极的、气馁的,很可能早早就被市场先生扫地出门了。 不做第二 在余承东的认知里,没人会记住第二,“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人人都记得。世界第二高峰,有几个人知道?” 这让他对团队提出一个要求,“进入的每一个领域,不进则已,进入一定要做到第一。” 据悉,华为内部有一个说法,“神终端、圣无线”,指终端和无线部门效益较好,而余承东在无线和终端均做出较大贡献。余承东曾带领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研发出分布式基站和SRAN,技术领先欧洲友商,产品顺利打入欧洲日本等市场。 “做新的领域很难,在我之前,华为终端业务已经换过好几任CEO,不是说他们不聪明,但他们可能没有我性格这么强悍,如此执着。”余承东豪言。 业务转型发生在2012年,三任CEO折戟沉沙后,余承东被调回国内,接下了“半死不活”的终端业务。彼时,华为在全世界的品牌知名度只有2%,在国内不足3%。新官上任的余承东做的第一件事是“做减法”,砍掉低端的贴牌机业务,并放言“三年超苹果、五年超三星”。 在余承东看来,华为应该从ODM白牌运营商定制,向OEM自有品牌转型,同时从低端向中高端智能终端提升。“华为走起了‘精品路线’。”一位接近华为终端BG的人士透露,当年手机制造商之间雷同化程度很高,“中高端由高通提供芯片与电路板,甚至软件demo方面的整体解决方案,低端则是联发科、展讯等提供解决方案。”这让各家手机在硬件与软件方面“都差不多”,差异多体现在谁会营销上。 据悉,余承东私底下与时任三星电子中国区的市场营销老大杨柘约见,将其挖至华为终端担任市场营销总裁,从P6手机开始,华为正式打出了高端化的品牌标语,与之相匹配的,华为还聘请高端工业设计人才对手机外观进行改进。在上述接近华为终端BG人士看来,关键让华为手机实现差异化竞争的还是海思芯片。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2020年,即使有美国制裁,华为手机一度以21.4%的市场占有率,历史上首次超越三星,登顶行业珠峰。 乔布斯曾说:一家好的公司要学会“灌输”——它必须竭尽所能传递它的价值和重要性,从包装到营销。 “我想我有傲气的一面,上学的时候就是这样,考第一名,遥遥领先,工作后也是如此,要做到超越所有对手,但我余承东不管怎样,绝对是真诚、实在的人,而且有什么说什么。” 从ToB时的“闭嘴”到ToC时的“大嘴”,余承东的蜕变显示了一名卓越管理者的锐意进取和兼容并包。 但因“缺芯”,华为在2021年营收大幅下滑,2022年逐渐转危为安,2023年将是考验华为及余承东的关键一年。 好战背后 谈及余承东和华为的缘起,源于1993年某次到深圳做项目,听说有家200多人的公司,规模不大,却吸引了资深工程师孙亚芳放弃北京优渥的薪水、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的天才李一男、清华大学学长郑宝用加入,这让余承东很感兴趣。 带着这种好奇,余承东见到任正非,当即被看中并招至麾下。那时华为只有200多人,余承东跟随华为一路成长了起来。 三十年间,从无线业务、手机到智能汽车,余承东每一次面对公众,都极力展现其“好战”的一面,这或许与他年幼时的经历有关。 余承东出生在安徽六安霍邱县一个农村家庭里,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努力学、考上大学,是农村孩子摆脱贫苦、过上幸福生活的唯一出路。 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余承东要上中学了,此时他就读的乡间农村学校最高只到初二年级,因为从来没有人读到过初三,很多人上不了两年就不上了。但余承东好在学习不错,也喜欢上学,盼望通过学习改变农村人的命运。 终于,费尽周折,余承东到县城读了初三,每天上下学徒步四个小时。一年之后,上高中成为摆在余承东面前的又一难题,因为他是农村户口,重点高中他读不了。又几经辗转,余承东只能到霍邱二中就读,在余承东之前这所高中从来都没出现过大学生。 奇迹发生在余承东身上。1987年,他以霍邱县理工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西北工业大学,一夜之间在全县家喻户晓。 2017年,在面对家乡媒体六安电视台采访时,余承东表示:“父亲从小就教导我,男人要吃苦耐劳,顶天立地,要为社会做贡献。直到现在,这些都还深深影响着我。” 除了能吃苦耐劳,余承东还被称作“余疯子”,骨子里透出一股“狠劲”。 上中学时,余承东被县城里的小痞子欺负,以为瘦小的余承东不敢反抗,但是没承想他捡起一块石头就往对方头上招呼,吓得混混撒腿就跑。 余承东后来曾表示:“我个子不高,是玩命的那种,打得满脸是血也要继续打。”这个顽强且不肯低头的农村少年从小就有这种不服输、不肯认输的精神,这种性格特质后来始终伴随着他,也指引着他带领华为终端业务披荆斩棘、无所畏惧。 进入华为后,余承东将这股玩命般的“狠劲”用在了工作上。在华为以激进为主体的中高级干部群体中,余承东最敢于挑战“不可能”。 这在华为内部引起了很多“非议”。对此,任正非表示:就让余疯子搞黑与白去,我们多点灰度,不正好和他对冲一下……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 余承东的日常,往往一周七天从白天干到夜晚,“晚上12点多睡觉,早上六七点钟起来。”他说,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拿去给了工作。正是这样的节奏,让他把“过去吹的牛,基本上都实现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很多情况下都没有按时完成,而是提前超额完成。” 按照华为惯例,工龄8年以上,达到一定职位,45岁即可退休,而余承东不愿隐藏自己的野心,他规划要工作到60岁。2022年8月9日,在他53岁生日这天,余承东的微博上虽未发布任何回忆、感慨式的文字,但在一则华为TWS耳机新品的宣传消息下,一位网友向余承东送出了生日祝福。或许因为被记得的缘故,几乎不与网友互动的余承东,当天破天荒地回复了网友的消息。 与此同时,他心里数算着,“退休之前,我还有7年。” 作为身兼数职的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工作强度很大,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工作到凌晨1点是很常见的事。因为工作强度和压力的原因,这两年余承东的头发也白了很多。 余承东坦言,华为被美国制裁的这几年是他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甚至有的时候很晚在外面走路,一直走到天亮直接去公司上班,能够想象得到,当时的他内心是多么的煎熬。华为终端团队也是三班倒的工作节奏,争取时间,争取主动,迎接天亮。 从安徽走出去的余承东,仍要继续抓紧华为的方向盘。 余承东人物语录 对待客户,团队要保持谦卑、忠诚的心态,对客户忠诚、真诚。 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可能走太远。 没有人能够记住世界第二,只能记住第一。 华为消费者业务的起点和终点,都来自最终消费者。 知识产权不是藩篱,是桥梁。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家领先厂商,那么你就必须在高端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下一个十年,智能终端应该进入全场景时代,围绕着个人工作、生活的全场景来展开,智能手机将成为中心,展开未来工作、生活的全联接场景。 (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经济观察报》、节点财经)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创金合信基金刘扬:信创投资进入2.0时代 需更多关注产业内的新变化
- 东北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福春:以二十大精神为旗帜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 被新财相“废掉”减税大计后 英国首相特拉斯道歉:我操之过急
- 10月底,东航将恢复多条国际航线,南航新增首尔航班!上市航司月度数据显示,国际客运量显著回升
- 易纲: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支持有力
- 不从iPhone开始?分析师预计苹果将于2024年推出折叠屏iPad
- 连大佬陈光明也“翻车”了?睿远基金今年三只公募“全军覆没”
-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公布“首违不罚”典型案例
- 深圳首例“公证提存+免赎楼带押过户”完成!专家:各地要重视公证处的角色和功能
- 交建股份扣非五年停滞毛利率低于10% 三年两募资仍不足拟再募11亿补流还贷
- 电动汽车占主导地位 壳牌关闭英国两座加氢站
- 支付宝开拓“微信好友”转账,支付互联互通还有哪些难点?
- 全国超300地调整楼市政策超900次,市场仍有待激活
- 这地出手:有70年产权房即可落户
- 英国财政措施再反转,特拉斯能翻盘吗?
- 又有百亿基金公司“一把手”履新:睿远基金饶刚接棒陈光明任总经理,年内已有179家基金公司高管变动
- 腾讯的“半条命”,冷了
- 青岛开启“手拉手”爱心购房团购,有的项目拿出五六套,有的项目拿出二百多套
- 香港将于金融科技周发行NFT,力争成为国际虚拟资产中心
- DP 2.1规范发布,加强与USB Type-C及USB4 PHY规范的一致性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