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行为再迎“重拳” 监管执法保持高压态势
炒股就看,重拳权威,财务专业,造假再迎执法及时,监管全面,保持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高压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朱宝琛 见习记者 毛艺融 近日,态势中共中央办公厅、重拳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财务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造假再迎执法严厉打击财务会计违法违规行为。监管 对此,保持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陈运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压在全面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的态势背景下,意见的重拳发布对于严厉打击财务造假等证券违法行为,提升投资者信心、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意义重大。 一直以来,财务造假行为都是监管部门严打重点。根据证监会通报的2022年案件办理情况,全年办理信息披露违法案件203件,其中,涉及财务造假94件,占比46%。 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律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造假属于虚假陈述行为,要承担行政责任、对投资者的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相关公司和负责人要承担刑事责任。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需要多部门协同、凝聚法治合力。2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表示,最高检会同中国证监会加强执法司法合作,“零容忍”依法严惩、全链条追责证券犯罪。 “财会监督体系的建立可有效划分部门的监督职责,发挥监督合力,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监督保障机制。”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崔志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崔志娟认为,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其关键是需要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加强单位内控建设,财会监督通过强化日常监督和信用监管,可有效促进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实施。 为净化资本市场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全面注册制顺利实施。陈运森认为,打击财务违法违规行为需要构建互相联动的监管生态,监管机构需要创新监管方式,加强科技监管,不同监管主体之间强化协作。 “监管部门需要强化业务能力,站住脚,监督实;上市公司需要练好内功,加强内控管理和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强化执业质量筋骨,提升一体化管理水平。”崔志娟表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突发!董事长被立案,涉嫌内幕交易
- 划重点!春节前基金投资需要注意的那些事儿!
- 领新年首张券商罚单!太平洋资管备案遭暂停3个月,2022年扭亏难
- 东直门交通枢纽项目今年实现竣工投用
- 首批入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国寿、人保、太平、泰康及国民养老入选
- 2022年医保谈判药品平均降价超6成
- 顶住压力持续发展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 A股窄幅震荡:外资扫货停不下来,2023开局900亿入场刷新历史!
- 戈尔巴乔夫去世,古特雷斯哀悼:他曾改变历史进程
-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3年将进一步加力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Canalys: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 三星苹果小米位列前三
- 《中国金融》|金融风险处置核心原则的借鉴与启示
- 最新!“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发布,这两所医院蝉联综合榜前两位
- 1月18日沪深两市涨停分析:数字经济概念股泰永长征走出5连板
- 台当局要下架螺蛳粉民众狂囤货
- 巴斯夫携手法国矿企埃赫曼 拟斥资26亿美元在印尼建设镍冶炼厂
- 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已致38人死亡,2人轻微伤
- 股价暴涨20倍!董宇辉火爆之后,俞敏洪的直播电商首份成绩单来了!
- 达沃斯上各界精英点燃乐观情绪 押注中国增长将重振全球经济
- 1.62万亿元!养老金最新持仓名单来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