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策略:2023年成长有望带领价值向上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5 23:54:04

23年A股趋势向上。海通我们在年度策略《旭日初升——2023年中国资本市场展望-20221203》(点击链接查看原文)中提出目前中国经济正从衰退后期走向复苏早期,策略长A股盈利增速已经达到底部区域。年成从牛熊周期、望带估值、海通基本面、策略长资金面等维度来看,年成A股底部已过,望带进入牛市初期的海通向上通道,市场向上时往往成长更优。策略长具体有三个逻辑:

第一,年成从估值来看,望带对比过去5轮牛熊周期的海通大底,4月末和10月末时A股的策略长估值、风险溢价、年成股债收益比、破净率等指标均已处于大的底部区域。第二,从基本面看,当前我国大部分经济数据已经有所恢复,五大基本面领先指标中已有4类指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制造业景气度、汽车销量累计同比)稳步回升,近几个月来地产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也已见底企稳,宏观基本面周期性向上的趋势逐渐确立。往23年看,稳增长政策逐渐加码,将推动宏微观基本面回暖,预计23年国内实际GDP同比增速将接近5%,对应6%的名义GDP增速。落实到A股基本面,A股营收和盈利增速有望整体上行,预计23年全A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10-15%。第三,从资金供求看,23年美联储加息有望停止、国内居民资产配置力量渐显,因此海外流动性、国内微观资金面均有望边际改善,我们预计23年A股增量资金有望达到1万亿元。

政策+技术双驱动下,成长板块盈利增速更快。除了市场因素,基本面角度看23年成长风格的行业业绩也更优,尤其是TMT板块,受益于政策+技术双驱动,23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预计明显高于其他板块。

风格层面,我们认为2023年成长有望带领价值向上,即成长价值风格均上涨,成长风格略占优,原因在于:第一,从基本面看成长的盈利增速更快,例如成长风格类的指数中创业板指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达到34%左右,科创50指数预计达到60%左右,而价值类的指数里中证100和沪深300指数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在12%左右。从盈利增速差看,创业板指与中证10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的差值从22年的14个百分点提升至23年的22的百分点,成长的基本面优势扩大;第二从市场环境看,我们认为23年A股整体趋势向上,因此价值成长均有望上涨,而牛市环境也更有利于成长风格的表现。

行业层面,我们最看好数字经济相关的TMT行业,新能源行业存在结构性机会,消费行业也值得关注。具体而言:

政策+技术的双轮驱动,有望催化数字经济行情展开。第一,政策方面,对于23年工作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我们认为,数字经济等新兴科技行业是现代化产业的典型代表,是兼顾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长期增长有效供给的最佳结合点,具备供给创造需求的特质。随着23年财政政策发力稳增长,政府对相关领域的投入或将不断加大。第二,技术方面,当前人工智能已从1.0时代走向2.0时代,技术和应用开始在各个行业落地,根据36Kr,基于AIGC技术的ChatGPT将在智能客服、虚拟人、游戏等领域得到更大落地应用;商汤科技的“元萝卜”下棋的上市,也标志着产业级AI技术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A股TMT板块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预计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25%左右,在大类行业中增速最快且环比改善幅度最明显。细分来看,预计23年计算机归母净利润增速达30%、电子20%、通信15%。第三,TMT行业目前估值均处于历史低位,基金配置比例也较低。目前计算机自13年来PE分位数仅为24%,电子10%,通信0.2%,公募基金的超配比例也处于过去10年的低位。具体可以参考我们相关报告,如《车联网:终端和网络先行——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系列2-20221229》、《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共振——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系列1-20221208》(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除了数字经济,我们认为新能源和消费行业也存在结构性的投资机会。新能源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新能源、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当前新能源产业链估值已从高点回落,往后看,我们认为细分领域中的风电、储能、新能源车智能化值得关注。风电方面,政策支持下我们预计23年风电新增装机有望达90GW,较22年增长60%。随着光伏风电装机量的增长,储能也将配套发展,根据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预测,23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增速将达82%。此外,新能源汽车产业趋势将从电动化向智能化演进,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发展有望加速。消费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因此促消费是23年政策的重点。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过去整体消费有望出现明显改善,短期传统零售或纺织服装还有修复空间,拉长时间看行业格局改善或具备消费升级逻辑的行业更优,如啤酒、白酒、免税、医美、黄金珠宝等。随着保交楼政策推进,有望稳定市场预期和购房者情绪,房地产销售数据逐渐企稳,地产及相关行业将有所修复。具体可以参考我们相关报告,如《疫后哪些消费复苏更强?——后“疫”时代报告系列1》(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风险提示:通胀继续大幅上行,国内外宏观政策收紧。

顶: 83886踩: 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