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现货价格持续高企 养殖企业积极探索减量替代方案
见习记者 丁 蓉 近期,豆粕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涨至近十年来高点。现货据中国粮油信息网最新数据,价格积极减量9月25日,持续天津地区43%蛋白豆粕现货报价为5350元/吨,高企较一周前上涨480元/吨。养殖Choice数据显示,企业截至9月23日,探索替代豆粕现货价格为5364元/吨,豆粕周涨幅9.51%,现货月涨幅18.30%,价格积极减量年涨幅达36.70%,持续成为该数据库自2013年1月4日有这项统计数据以来的高企最高价位。 9月25日,养殖事业部豆粕分析师邹洪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供给端与需求端共同作用下,企业豆粕现货价位已达近十年来最高。现货价格高企,将抑制下游需求,未来豆粕价格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将受到限制。” 在全国统一部署下,下游养殖企业纷纷探索减量替代方案。上市公司各显神通,一方面,通过提高动物饲料消化吸收率,减少豆粕用量;另一方面,用蛋白质含量更优的其他饲料替代豆粕。 豆粕涨价已向下游传导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原料之一。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我国猪饲料产品平均蛋白含量为15.7%,豆粕在饲料中的占比约为17.7%。 豆粕价格不断上涨,主要源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供给端方面,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超过80%,近期大豆到港量偏低,加之前期油厂开机率下降,油厂豆粕库存下滑至较低水平。Mysteel农产品数据显示,全国主要油厂豆粕库存量为47.49万吨,同比下降50.95%。需求端方面,随着生猪养殖利润逐步恢复,对豆粕的需求持续增加。同时,自8月中旬以来,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备货增多,也拉高了豆粕需求量。 豆粕价格持续上涨,并传导至下游饲料企业,部分下游企业纷纷上调猪饲料、鱼饲料的价格。其中,山东经典饲料有限公司自9月12日起,教槽料、浓缩料、乳猪料上涨100元/吨,中大猪料、母猪料上涨50元/吨。 邹洪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豆粕现货价格高企,令很多养殖企业望而生畏。要想改变豆粕价格走势很难,一方面需要更多时间,另一方面需要供给端恢复。 “降低对进口大豆的依赖,一直是我国努力的方向,目前已放开对印度菜粕、巴西豆粕、阿根廷豆粕的进口,并大力提升国内大豆的自给率。”期货研究发展部田亚雄表示。 企业探索减量替代方案 为了推进豆粕减量替代方案,国家已出台一系列举措。2020年9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要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促进玉米、豆粕的减量替代。2021年3月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要求推进用谷物和杂粕对饲料中玉米豆粕的减量替代。2021年4月份,《猪鸡饲料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出炉,明确了豆粕玉米替代的方式和日粮配制的要点。今年9月19日,农业农村部召开视频会,全面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去年该行动已节约豆粕1100万吨。 “豆粕价格持续高位震荡,迫使养殖企业加快探索豆粕减量替代方案。”邹洪林表示,相关上市公司已纷纷出招,在减量替代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 相关负责人9月25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研究构建动物体外仿生消化系统平台,建立了常用饲料原料常规化学成分与净能、可消化氨基酸的预测模型,形成了整套成熟的豆粕减量替代技术体系。2021年,在公司的猪饲料中,豆粕的平均用量占比为7.4%;2022年上半年,豆粕的平均用量占比已低于4%。” 也建立了饲料原料净能和可消化氨基酸等营养参数数据库。实践证明,额外补充五六种合成氨基酸,可将生猪养殖全程中的饲料蛋白含量标准下调至12%。2021年,牧原股份生猪养殖领域使用的配合饲料为1580万吨,豆粕的平均用量占比为6.9%,比养殖业消耗饲料中豆粕的平均用量低8.4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豆粕用量130万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5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开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试点
- IMF总裁:全球经济明年或陷衰退 将第三次下调今年预期增速
- 明星屡陷餐饮店纷争 关晓彤陈赫为谁收割韭菜?
- 外交部回应约翰逊辞去保守党领袖:这是英国内部事务
-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还有哪些地方需再完善?
- 基金“上半年”:千亿基金经理缺位,腰部锐减,部分基民在赎回
- 安倍晋三遭枪击“生命垂危”,外国网友反应不一
- 2022福布斯中国•最佳雇主年度评选发布,海尔、联想、蚂蚁集团等上榜
- 遇难者升至38人,“半边天都成红的了”!应急管理部部长急赴处置
- 啥信号?央行重要公告,连续5天30亿
- 日媒:枪击嫌疑人从今年春季已开始准备对安倍晋三实施袭击
- 华为啥时候怎么变得这么不谦卑了?
- 刘强东:明年1月起京东高管降薪10%-20%、100亿投向基层员工
- 安倍晋三,猝然落幕
- 这几天上海有不少中风险区,是如何划定的?发布会回应
- 继续提高!2022年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不低于960元
- 信用卡业务走到“十字路口”
- 欧盟对华电动自行车发起双反再调查
- 女媒体人疑遭百亿私募相聚资本高管猥亵,公司回应:这是王某某的私事!
- 马克龙等多方政要就安倍晋三遭枪击发声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