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预警三重能源危机,美银警告全球性衰退风险,欧盟“部分禁油令”到底伤了谁?
每经记者 蔡鼎 每经编辑 高涵 欧盟对俄罗斯的国际“部分禁油令”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地时间5月30日深夜,源能源欧盟方面宣布,署预伤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就立即部分禁止进口达成一致。警重警告欧盟声明发布后,危机布油应声涨破120美元/桶,美银盟部创近两个月来新高。全球 由于欧洲是性衰险欧俄罗斯能源的最大买家,且欧元区数个成员国对俄罗斯能源高度依赖,退风对的分禁禁运引发了对欧洲经济的担忧。惠誉首席经济学家布莱恩·科尔顿(Brian Coulton)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油令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欧盟)突然禁运俄罗斯石油,到底风险非常大且正迅速上升。国际” 欧盟针对俄罗斯的源能源“部分禁油令”影响的不仅仅是欧洲。当地时间5月31日,署预伤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是全球能源体系的基石,俄乌冲突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使全球同时面临石油、天然气和电力三重危机。 “原油价格的上涨将不可避免地加剧更广泛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并重新引发人们对各大央行货币政策仍落后于大趋势的担忧。这意味着全球金融状况可能再度趋紧。如果油价持续向上突破,可能会削弱投资者信心。”集团全球市场研究部主管德里克·哈(Derek Halpenny)在发给每经记者的置评邮件中表示。 欧盟“部分禁油令”代价几何? 布鲁塞尔当地时间5月30日深夜,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欧盟已就对俄实施石油禁运达成共识,将立即覆盖2/3欧盟自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次达成的是“缩水版”协议。石油禁运将包括石油和石油产品,但将豁免通过管道输送到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国的原油。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表示,这一制裁将使欧盟在今年年底前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有效减少”90%。虽然主要针对海运,管道运输尚未被包含在内,但依旧让已经紧绷的欧洲能源市场雪上加霜。 比罗尔认为,当前的能源危机将比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危机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他表示,随着暑期到来,美国和欧洲地区可能将出现燃料短缺危机,人们会发现柴油、汽油和煤油同时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在欧洲,因为欧洲不仅原油依赖进口,石油产品也依赖进口。 布莱恩·科尔顿在发给每经记者的报告中指出,虽然欧盟公布的对俄石油的海运禁运将分阶段实施,但随着俄乌冲突的继续,突然禁运俄罗斯石油的风险非常大且正在迅速上升。“此外,欧洲对俄罗斯石油风险敞口非常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经济衰退或将很难避免。” 根据布莱恩·科尔顿团队今年3月份的预测,2023年欧元区和德国的经济增长约为2%,但近期数据已经显示出下行风险。“通胀上升还可能通过减少家庭实际收入放大对经济的影响,欧元区很可能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陷入衰退。” 欧盟统计局5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俄乌冲突影响,能源市场持续动荡,食品价格飙升,5月欧元区通胀按年率计算达8.1%,再创历史新高。剔除能源、食品和烟酒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也由4月的3.5%升至3.8%。 另外,美国也约有100万桶/能的炼油厂被永久关闭,部门炼油厂选择转变为生物燃料生产基地,这导致近期美国燃料价格和电力价格都显著上涨。在全球范围内,炼油厂的能力也很紧张,尤其是在西方买家(包括美国)不再进口俄罗斯真空气体油(VGO)和其他将原油提炼成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所需的中间产品之后。 近日警告称,伴随着美国夏季假日高峰季开启,美国汽油零售价可能会在8月达到6.2美元/加仑,较目前水平再涨50%,并且年底前不会看到油价大幅回落。与此同时,美国环境调查局的数据显示,平均价格在过去一年上涨了6.1%。 能源上涨推胀,全球经济何去何从? “禁油令”消息一出,布油应声涨破120美元/桶,创近两个月来新高。 对此,德里克·哈彭尼在邮件采访中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原油价格的上涨将不可避免地加剧更广泛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并重新引发人们对各大央行货币政策仍落后于大趋势的担忧。“这意味着全球金融状况可能再度趋紧。如果油价持续向上突破,可能会削弱投资者信心。” 全球大宗商品和衍生品主管弗朗西斯科·布兰奇(Francisco Blanch)在最近发布的一份研报中表示,虽然俄乌冲突加剧了全球能源市场的问题,能源市场的供应问题存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事态的发展可能会导致能源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他指出,“石油市场供应问题的核心是石油价格的供应弹性的变化。总的来说,非OPEC国家的钻井平台数量没有像过去那样对全球油价上涨做出反应。最终的结果是,面对负面的供应冲击,能源价格现在不得不上涨更多来实现市场的供需平衡。” “鉴于我们现在对布伦特原油120美元/桶的目标价,我们认为俄罗斯石油出口的急剧收缩可能会引发一场全面的1980年代式的石油危机,并推动布伦特原油价格远超过150美元/桶的水平。”布兰奇在报告中补充道。 上世纪80年代石油危机,又称第二次石油危机,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当时原油价格从1979年的15美元/桶左右最高涨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桶。另一方面,市场的心理预期也扮演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78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报告中称,“世界将逐渐经历石油的长期紧张,甚至是严重的不足”,使得市场对油价上涨的预期不断升温。 弗朗西斯科·布兰奇还在研报中警告称,能源价格上涨和欧盟对部分俄罗斯石油实施的禁运有可能导致全球性的衰退。“由于俄罗斯的能源供应问题以及包括石油投资疲软在内的其他问题,全球石油产量(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大幅上升。欧盟对俄罗斯石油的禁运,将导致局面进一步恶化。” 他认为,全球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密切相关,且目前的能源股位置非常低,原油库存/使用量的比例也在历史最低点附近。“因此,如果全球经济要继续增长,能源的供应就必须增加。” 布兰奇认为,尽管与40年前相比,全球GDP与石油市场的相关性已经下降,但全球经济仍将继续依赖能源来扩张。他指出,“过去,我们衡量GDP的标准通常是汽车销量、航空旅行次数或某一年新建的数据中心数量。但如果没有能源,任何主要的经济体都将无法扩张。在我们看来,无论这种能源的来源是热能还是可再生能源都不太重要,只要可以用的就行。” 此外,布兰奇在研报中预测,2023年的全球石油需求将接近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水平,但前提是俄罗斯的原油和凝析油产量保持在1000万桶/天,且OPEC+的原油产量增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与美银的悲观预测不同,认为全球经济不会出现衰退。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哈祖斯(Jan Hatzius)周二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尽管我们对全球经济增长预判长期低于普遍预期,但我们认为,除非出现新的负面冲击,否则对今年经济活动下滑的担忧最终将被证明是多余的。”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1522339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午评:指数集体拉升沪指涨0.7% 物流板块表现活跃
- 明星科技股集体上涨 特斯拉涨4%
- 受能源危机影响 欧洲部分蔬菜生产商正考虑停止温室种植
- 侵吞国有资金14.37亿余元!这个贪官被判死刑
- 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助推RCEP开放红利不断释放
-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美国经济会“有序放缓”,但软着陆难以实现
- 半导体人才流入低于其他行业,60%高管认为公司品牌形象较差
- 片仔癀大反转年内市值蒸发1400亿 多元化难奏效化妆品净利锐减2600万
- 丰谷酒业完成全国化、重塑高端形象还需长期主义
- CEO买入220万股小鹏汽车美股 董事会:何小鹏对公司前景及增长潜力充满信心
- 世行东亚经济半年报:阴霾消散 东南亚国家正加速恢复元气
- 普京换“鹰派”悍将狠抓后勤保障 释放啥重磅信息?
- 一天跌了12%,“网红债基”被指跌到“创造历史”,实锤踩雷信用债,基民拷问:多少年能回本?
- 谢增毅:加力增效促进民生改善
- 特拉斯“组合拳”能否破解英国经济困境
- 国泰君安两只REITs热卖“吸金”1583亿 助力实体经济盘活资产首批分红率68%
- 中方回击!
- 南昌至武汉间定期票等新型票制产品十月中旬推出
- 脊柱类耗材集采拟中选结果:平均降价84%,预计每年节约260亿元
- 稳投资持续发力 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发行在即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