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硅料走势坚挺,光伏组件厂商要过段苦日子
作 者丨曹恩惠,上游见习记者费心懿 编 辑丨张伟贤 图 源丨 七月首个交易日,硅料光伏过段连涨数日的走势组件A股光伏板块意外出现分化。 以(688599.SH)、坚挺(688223.SH)、厂商(002459.SZ)、苦日(601012.SH)为代表的上游光伏组件龙头企业尾盘股价跌幅扩大。 这与一则市场传闻相关。硅料光伏过段有传言称,走势组件多家光伏组件厂在6月底至7月初这几天减产或停产。坚挺 不过,厂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所涉及的苦日几家光伏企业求证,传言未获证实。上游 然而,硅料光伏过段今年以来,走势组件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下游组件厂商所面临的压力不可谓不大。参照过去两年,当上游涨价严重时,下游组件厂商的确采取过下调开工率的措施来应对。 而如今,随着上游硅料价格再创阶段性新高,硅片价格跟涨,长此以往,上下游之间矛盾的再度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上游价格再创阶段性新高 六月的最后一次行业报价显示,国内多晶硅价格延续涨势且涨幅扩大。 6月2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8.5到29.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8.63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4.83%;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8.3到28.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8.42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5.10%。至此,今年以来,单晶复投料和单晶致密料的累计涨幅为23.51%和24.05%。 紧随其后,硅片两大龙头隆基绿能和(002129.SZ)先后公示了涨价消息。 据隆基绿能官网,其单晶硅片P型M10 165μm厚度(182/247mm)单片价格7.30元,上月为6.86元;单晶硅片P型M6 160μm厚度(166/223mm)单片价格6.08元,上月为5.72元;单晶硅片P型158.75/223mm 160μm厚度价格5.88元,上月为5.52元,上调幅度均超6%。 而TCL中环上周公布的最新单晶硅片价格显示,其150μm厚度中,P型单晶硅片各尺寸价格上涨4.7%至6.6%;130μm、150μm厚度的210尺寸N型硅片每片均上涨0.53元,涨幅分别为5.8%和5.6%。 在硅料端,今年以来,其价格始终坚挺,未见松动的迹象。 根据硅业分会的分析,本周涨幅主要原因还是“缺料”——由于检修,本周国内产量大幅低于预期。 根据统计,6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6.16万吨,环比小幅减少1%。硅业分会指出,原本协鑫颗粒硅、新特技改、永祥扩产等项目投产释放将使本月多晶硅产量环比增加,但由于新疆一家企业计划外检修,另有两家企业因限电或设备维护导致产出波动减少,因此6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大幅低于预期。 而另一消息也预示着7月份硅料价格也难以下降——7月份国内有检修计划的企业增加到5家,且个别企业减产幅度也大于预期。不过,根据各企业排产预计,7月份同期虽有三家企业扩建产能少量释放,但国内多晶硅产量仍将进一步下调预期,环比降幅约5%。 硅料价格短期难以撼动,硅片环节则可通过涨价向下继续传导成本压力。 对此,中航证券的研报认为,在全球通胀和下游需求走强的背景下,上游的价格可能维持高位、甚至创新高,光伏上游的硅料、EVA粒子、石英坩埚等领域将出现短期内难以弥补的产能缺口,与之相关的硅片、电池片等产能或将受到掣肘。 下游组件厂商短期要过“苦日子” 截至7月1日收盘,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分别下跌8.51%、6.10%、4.88%、2.6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有券商针对该则传闻及时向部分公司求证。根据电新团队发布的组件排产更新信息,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阿特斯排产环比持平,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排产环比提升约10%,并未停产但后续会根据组件价格调整排产。对此,天风证券电新团队认为,一体化程度较高的龙头企业排产均稳中有升,传言中的减产、停产或主要限于成本相对较高、外销比例不高的二、三线企业。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上游原料价格持续攀升,下游组件厂商的日子的确不好过。 有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组件厂商一方面要面临资金能力的考验,需要先垫钱购买材料,封装成组件后再行卖出。此外,组件回款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账期,尤其是海外回款周期较长,因此十分考验组件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另一方面,如今上游涨价严重,成本倒挂,组件价格即便也随着涨价突破每瓦两块钱,可终端接受程度十分有限。 “即便如传闻所说,一些组件厂商真的减产、停产了,我觉得也正常。这也是一种市场行为,尤其是对于那么二、三线组件厂商而言,压力更大。”该人士表示。 的确,对于组件厂商而言,在面对上游价格上涨导致成本抬升时,其是否涨价似乎亦陷入两难境地。 截至今年6月底的报价,主流组件产品价格僵持。PV InfoLink的调研信息显示,组件厂家已经对7月价格报价有些微调整,涨幅约每瓦0.02至0.05元人民币不等。然而截至目前,终端接受度仍然低迷。 该机构展望7至8月国内需求时认为,项目的拉动又将因为高昂的价格受限,仍需等待供应链上游的价格底定,7月开工情况有可能出现变化。 本期编辑 江佩佩 实习生 詹惠楠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又一家央企退场保险业,第4家外商独资寿险公司会就此诞生吗
- 东亚前海中小盘:CCER重启预期升温,首推百川畅银
- 期货大咖聊大宗:白银关注5000关口争夺 如再次下破关注逢高卖空策略
- 美联储官员:若经济数据持续强劲,利率峰值或超出预期
- 高途财报速读:一家伪职业教育公司?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一片低迷中折叠屏逆势增长
- 香港证监会:最快将于本月底就规管虚拟资产交易咨询
- 大和:预计美兰空港将在今年实现净利润 评级升至“买入”
- 4万亿财政直达资金加速落地、支出,监管更严|数读中国
- “ChatGPT”初体验,太强了!期货股票交易员、分析师可能会失业?
- 北京将迎今年以来最大路网运行压力
- 8轮融资后,镁信健康上市之路依然坎坷:与北京天笑的纠纷剪不断理还乱 保险生意遇瓶颈
- 李渡酒业总经理汤向阳:大学生愿意来李渡的 签协议就给30万买房首付
- 招商证券(香港):维持小鹏汽车-W增持评级 目标价50港元
- 四连升!1月外汇储备余额3.18万亿美元
- 实测ChatGPT,它如何看待“竞争对手”谷歌的Bard
- 开学季消费小高峰拉长,商家“学生特惠”订单量增长25%
- 鼎龙股份2022年净利预增超76% 推进股权激励已耗资2亿回购股份
- Mac Studio可能永远不会更新 因为新的Mac Pro即将到来
- ChatGPT引爆AI人才市场!有公司开出百万年薪,猎头偏爱华为、百度员工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