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情绪冲突:核心是强化内在自我的力量
阿芳由于自己经常与父母产生沟通矛盾的何缓化内问题来寻求帮助,而实际上她在家里和在外面长期戴着两幅不同的解情情绪“面具”。 阿芳说她的绪冲心强父母总是动不动就指责她,长期以来,突核只要一在家里,力量她的何缓化内情绪就无法控制,在家里她的解情情绪经常是要么非常崩溃要么非常低落,没有第三种情绪状况在家里展现。绪冲心强 而在外面,突核她就不愿表达出自己的力量真实情绪了,每天面对外人,何缓化内即使她再难过也要勉强控制,解情这样的绪冲心强微笑面具她每天都戴在脸上,她说没有人会在意她的突核情绪怎么样,他们只能看见一个阳光的力量女孩。 这样的情况让她一直以来都感到很困惑也难以接纳,内心感到很冲突,希望自己能有所改变。 经过了解和分析,阿芳之所以在家里经常无法控制情绪,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从小父母总是指责她,不过这只是一个外在的诱因事件; 二是由于父母的经常指责和疏于爱的表达的教养方式,使得阿芳从小在缺乏关爱和安全感的、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成长过程中阿芳就慢慢在内心否定自己,变得自卑和脆弱; 三是阿芳在外面总是戴着微笑面具,即使再难过也要勉强控制,所以她在外面的负面情绪被自己压抑到了潜意识,这些负面情绪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家里当父母再次指责她的时候就爆发了出来。 心理学理论认为,任何的情绪状态都是有内在原因的,不是无缘无故的。很多人处在这种缺乏关爱和支持的家庭环境下,也许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状态。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压抑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当我们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接受时,下意识地将痛苦的经验或欲望潜抑到无意识中去的心理机制。 在心理咨询理论中,有个概念叫“未完成事件”,是指个人因为某种尚未获得圆满解决或彻底弥合的事情,尤其是创伤或艰难情境,而在人生中不断去寻求满足。 例如,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他就会不断去表现自己,以获得关爱的满足。 阿芳之所以在外面会勉强控制自己的真实情绪,戴着微笑面具,其内心其实也是对自己从小未获得足够关爱这个“未完成事件”的寻求满足,这也会变成她内在的一个情结。 所以,她会在潜意识中非常关注、在意别人对她的态度,特别是对她努力和阳光的肯定。 也正是由于这种心态,阿芳一方面会表现得十分努力、积极乐观,却在另一方面就会变得敏感、焦虑、缺乏安全感。 当我们通过探究表面情绪状态背后的潜在动机,以及自我状态的形成原因,就能“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化无知为有知”,最终才能调动我们自我成长的动力,改变我们对现状的不满和负面情绪状态。 那么想要缓解自己的这个情绪不协调状态,我们要怎么做呢? 第一,在外面摘掉“微笑面具”,正常表达自己的情绪,减少情绪压抑。 当我们认识到,经常戴着微笑面具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我们的负面情绪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其他时间场合爆发出来了之后,那么就要告诉自己,在外面也要适当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 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真实意见和情绪的权利,哪怕是生气、委屈等的负面情绪,因为没有人比自己更加要对自己负责,只有自己才能更好地识别和照顾自己的情绪、感受和需要。 有负面的情绪,说明我们的某些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受到了某些不公正对待,表达出来,对方才能更加理解我们,这样相互的沟通和交往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人际交往的基础是相互尊重和理解,我们尊重别人的同时,也要尊重真实的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压抑是我们在面对外界环境感知到压力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健康的防御机制,减少负面情绪压抑,及时疏解情绪,有利于心理健康。 第二,在家里摘掉“红脸面具”,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父母倾心沟通。 没有父母想要伤害自己的孩子,但是有时候他们确实用了不健康的方式对待我们,而他们并不觉知。 当我们感受到受伤害,我们就要及时的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意见,获取父母的理解。 通过沟通,我们能了解父母真实的想法,了解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也许之前没有被我们理解和感受到; 看看父母期望和我们自己实际情况的差距,是否有提升的空间和可能,通过梳理,可以帮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更加完善自我。 通过沟通表达感受,还可以疏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帮助自己摘掉“红脸面具”,逐渐来减少情绪崩溃或情绪低落。 父母是我们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获得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对于我们自身的心理社会适应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与父母的关系暂时不支持当面跟父母沟通真实情绪,也可以通过给父母写信的方式来进行。 把自己内心想要对父母说的话和真实感受,以及对父母的所有负面想法和情绪,都在信中充分表达,隔一段时间把这封信再拿出来读一读,看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经过不断修改完成这封信。 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把这封信交给父母,也可以读给父母听,当然,也可以暂时自己留着。 无论何种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让我们尽情抒发自己对父母的真实感受,缓解自己积累的负面情绪,疏通和父母沟通的健康渠道。 第三,强化自我的力量,增强自我对本我冲动及超我管制的调节作用,提升自我协调状态。 根据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在家里和在外面不一致的情绪状态表现,往往说明内在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不和谐和不协调状态。 “本我”是我们的本能需要、欲望等,遵循快乐原则,就好比阿芳在家里任意爆发自己的情绪。 “自我”是根据现实原则,对本我的冲动和超我的管制进行调节,使他们和谐统一。 “超我”是遵循完美原则,让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法律等规则,就好比阿芳在外面要做阳光女孩,所以压抑了自己的负面情绪。 三者的不和谐,会让我们表现为自己情绪行为的不和谐,自我的弱化会导致本我冲动和超我管制之间失衡,从而产生内心冲突。 所以,关键是了解真实的自我,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意识等等,让自我更加清晰和强大,能够有能力调节本我的冲动情绪和超我的过分管制,让自我实现内在统一协调。 关于强化自我的力量,除了前面提到的良好的情绪管理,还可以进而从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等方面进行提升: 时间管理可以记录时间和事件,养成每天制定待完成事项清单,并按计划完成。 精力管理的金字塔模型理论认为,好的精力= 充沛的体能+积极下面的情绪+随时可以聚集的注意力+明确的意义感。 而心理学中,“自我强化”是指个人依据强化原理来安排自己的活动,每当达到目标时给予自己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报酬,直到最终完成目标。 通过以上努力,能够让我们的自我觉知越来越清晰,通过自我的调节,让自己内在情绪状态越来越和谐统一。 自我就好比一个人的核心曼陀罗,自我力量的强大代表我们人格的强大。如果给大家进行沙盘或图画意向分析,那么最中心位置的内容往往指向自我的发展成熟程度。 自我就好比一棵树的根,根扎得越深,这棵树的生命力就越强,越不容易受到外界风吹雨打左右和影响。 生活中,让我们警惕情绪冲突,积极协调强化自我力量,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海通证券:维持腾讯控股优于大市评级 合理价值417.26-480.15港元
- 马斯克的“星链”对俄乌冲突影响到底有多大?
- 10月20日听天弘基金玉儿妈妈等基金大咖说:梦回宋朝!如果苏东坡也做投资
- 全球连线丨从老厂区到文化综合体 中国工业遗产焕发新生
- 多位美联储官员放“狠话”:“不惜一切代价”抗通胀,但也有人对下调加息幅度松口
- 小米13系列新机型入网 支持67W充电 或在11月份发布
- 保险“开门红”前瞻|主动淡化概念,多数华南区域险企尚未启动“开门红”宣传
- 江山股份投建黄磷生产基地 22年无股权再融资负债率低于50%
- 姚振华、马兴田都是股东,爱心人寿还要增资!累计亏损14亿,偿付能力承压
- 靠吹牛冲入富豪榜,凭一张嘴颠覆美国的新能源……
- 年轻人的车,越玩越野
- 南京第三轮土拍出让31宗地块,总成交额近275亿
- 八达岭景区最新防控措施: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 买理财还得拼手速?现金管理类产品改造临期,吸引力犹存
- 研究:缺氧海水扩张,或是4.6亿年前海洋生物多样性大幅下降诱因
- 土耳其同意与俄罗斯共建新供气枢纽,或将承接“北溪”全部运量
- 人活着却被网络祭奠4.3万次?平台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
- 冯柳出手,加仓10个亿!
- 香港金管局再承接7.85亿港元沽盘 银行体系结余跌至1032.11亿港元
- 被新财相“废掉”减税大计后 英国首相特拉斯道歉:我操之过急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