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滨集团再推员工持股:解锁条件远低于市场预期,人均浮盈17万
玻璃龙头(601636.SH)拟推员工持股计划。旗滨期人 9月26日晚,集团解锁均浮旗滨集团发布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再推参加对象包括公司主任级及以上管理人员、员工远低于市盈万核心技术人员及其他重要员工,持股场预总人数不超过776人。条件以最新收盘价计算,旗滨期人人均浮盈17.55万元。集团解锁均浮 旗滨集团此次持股计划解锁标准,再推为以2016-2018年营业收入平均值为基数,员工远低于市盈万2022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均不低于10%,持股场预即2022年营收达到112亿元。条件这一标准远低于市场预期。旗滨期人 今年以来,集团解锁均浮旗滨集团产品大幅降价,再推股价与净利润均大幅下滑。 旗滨集团本期员工持股计划购买回购股份的价格为5.18元/股,是按照审议本期员工持股计划董事会决议日前一交易日交易均价的50%确定。此次员工持股计划规模不超过2747.056万股,拟筹集资金总额上限为1.42亿元。 旗滨集团共有776名员工拟参与此次员工持股计划。9月27日公司收盘价为10.14元/股,以此计算此次员工持股总市值浮盈约1.36亿元,人均浮盈17.55万元。截至去年末公司共有员工11278人,此次参与对象数量约占7%。此次员工所获股票自过户起的12个月、24个月解锁50%。 本期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回购的股份,即2022年3月19日至2023年3月18日期间公司回购的股份。目前该回购专用账户内股份余额为2650.7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9%。本期员工持股计划拟使用本期回购股份中的2747.06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1.02%。 本期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数量将根据旗滨集团回购完成的实际数量确定。公司于今年3月开始回购股份,计划回购数量总额2,800万股-4,200万股,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不超过4.5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5.42元/股。截至目前,公司股份回购仍在进行中。 旗滨集团上市于2011年,此前已先后进行过三次员工持股计划。不过由于时间久远,且前几次公司股价较低导致股权转让价格较低,转让价格的可比性较小。 研报认为,相比于第一期(面向不超过416人,认购股份占当时总股本的0.27%)、第二期(面向不超过510人,认购股份占当时总股本的0.91%),第三期(面向不超过629人,认购股份占当时总股本的1.03%),本期持股计划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更多骨干员工可以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 在本期员工持股计划中,旗滨集团设置了财务考核指标,以此激励业绩增长。 本期员工持股计划设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要求和持有人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要求。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包含基本的财务指标和多维的综合指标:基本的财务指标以2016-2018年营业收入平均值为基数,2022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均不低于10%,且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同行业对标企业80分位值水平。 2016年-2018年旗滨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69.61亿元、75.85亿元、83.78亿元。以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10%计算,公司2022年需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 2021年旗滨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5.73亿元;即使是产品价格大幅回调的2022年上半年,公司也实现营收64.92亿元。2022年下半年需实现47.08亿元营收即可达成考核标准。 这一数据明显低于市场预期。iChoice数据显示,9月共有8家券商对旗滨集团进行评级,预计2022年营业总收入在144.49亿元-166.28亿元不等,均远高于此次持股计划的考核标准。 旗滨集团的主要产品为浮法玻璃,该产品约占2021年总营收的85%。2021年光伏板块景气度高,叠加玻璃产线新增产能受限,旗滨集团主要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该期公司浮法玻璃原片产品毛利率同比增加14.36个百分点至47.37%。 不过随着各大玻璃企业新增产线的点火投产,浮法玻璃价格相较于高点已出现明显回调。iChoice数据显示,全国浮法玻璃市场均价于2021年9月达到高点,约为3068元/吨;最新价格为1657元/吨,相较于高点跌去46%。 产品涨价红利消散,今年上半年旗滨集团业绩同样大幅下滑。半年报显示,公司业绩小幅下滑4.9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同比下滑51.22%,已经腰斩。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旗滨集团股价于2021年8月触及26.99元/股,为上市以来新高,但随后股价震荡下行,最新股价相较于高点跌去约63%。 值得一提的是,旗滨集团目前股价存在被低估的可能。申万玻璃制造行业下共有8只个股,市盈率(TTM)平均值为56.16,中值为17.33.旗滨集团市盈率为8.58,位列倒数第二。 展望未来,中信证券认为浮法玻璃冷修持续超预期下,行业基本面有望随着保交楼带来的需求释放有所改善。旗滨集团是浮法玻璃行业龙头,具备技术、规模、成本、原材料自供等优势,同时积极向下游深加工领域延伸,电子玻璃、药用玻璃、光伏玻璃有望打造业绩新增长点。但也需注意宏观经济承压、原燃料成本上升、公司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温州
- 交易对价低,被收购方独董反对,全球煤炭巨头120亿收购案或生变?
- 华夏保险多地开展养老防诈宣传,提升老年人防诈“免疫力”
- 汇添富基金经理李彪: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更适合作为第三支柱的主要投资工具
- 广东29镇入选全国百强:东莞佛山扛大旗,这些“土豪镇”富可敌城
- 罗牛山困局:重组大东海15年未成,难回养殖第一梯队
- 离奇!南土资产“整齐霸榜”博众精工前十大流通股东,是否涉嫌操纵?回应来了
- 商务部:订单流出规模可控 产业外迁符合经济规律
- 利比里亚总统的儿子,为啥代表美国参加世界杯?
- 从7年前1000万贷款到如今1.6亿授信 看北京银行如何帮一家科技企业壮大成长
- 多家房企前5月销售额下跌超5成
- 江苏扬州推“1+1+N”助企纾困政策 惠及全市逾22万家市场主体
- 人工智能商业应用如何了?李彦宏:自动驾驶领域进展最明显
- 又一日本巨头,川崎重工承认了!造假近40年!日本制造,颜面一伤再伤→
- 如常的生活正在回来,让我们聊聊那段时间你曾经信以为真的谣言
- 专访!5年来,深刻改变!
- 手机APP为什么越做越大?网友热议微信
- 商务部回应订单流出中国:规模可控 影响有限
- 最新!北京高风险区清零,全国高中风险区7+25个
- 规模跑丢200亿,“嘉实一哥”忙啥呢?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