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出口增速或放缓,机构称短期存在一定波动
海关总署将于近日发布4月中国进出口数据。月出 多家机构和受访的口增经济学家预测,受疫情影响,速或全国供应链压力抬升波及4月工业生产,放缓继而拖累4月出口;内需疲软叠加物流阻滞,机构4月进口同比增速或延续下跌态势。称短 海关总署的期存数据显示,3月份,定波动中国出口2760.8亿美元,月出同比增长14.7%;进口2287亿美元,口增同比下降0.1%。速或 出口增速或回落至个位数 从澎湃新闻记者采访的放缓情况看,疫情带来的机构供给冲击和港口拥堵是影响4月出口走势的重要因素。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澎湃新闻表示,称短预计出口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期存3月中下旬以来,国内散发病例对产业链供应链、货运物流产生一定阻滞,加之能源大宗商品市场波动,预计外贸进出口短期存在一定波动。 兴业研究宏观研究部表示,预计4月出口同比增长2.5%。受疫情反弹影响,全国供应链压力抬升,市场出货量下降。同时,全国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上海港拥堵加剧,货物出口运输成本抬升。 中金宏观表示,预计4月出口同比增长2.9%。这主要由于疫情带来的供给冲击,上海港拥堵状况一度加剧,但下旬起有所改善。广东等地复工复产的赶工效应或能部分对冲上海等地疫情的负面影响。 不过,也有机构较为乐观。李超宏观团队表示,出口名义增速大概率维持较高增速,主因是来自两方面的利好,其一是汇率贬值利好人民币口径的出口增速;其二是出口价格指数仍位于较高水平,考虑低基数和输入性通胀的滞后作用,二季度出口价格同比大概率维持两位数增长。 从景气度看,4月新出口订单PMI指数环比回落5.6个百分点至41.6%。 根据万得数据,该平台录得的4家机构对4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4.85%;预测区间为4.1%至5.3%,4家机构均预计出口同比涨幅放缓。 从港口运价和运量看,兴业研究宏观研究部表示,截至4月20日八大枢纽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4.1%。 进口增速或继续承压 进口方面,多家机构表示,疫情冲击扰动内需或使进口阶段性承压。 兴业研究宏观研究部表示,预计4月进口同比下降4.2%。内需疲软叠加物流阻滞,4月进口同比读数或进一步下跌。在国内疫情反弹的需求下行期,进口需求同步走低。 李超宏观团队表示,疫情冲击国内供应链扰动内需,进口阶段性承压,预计4月进口人民币计价同比增长0%。内需是进口的核心解释变量,疫情冲击国内供应链进而扰动了内需,导致进口阶段性承压。 “上上下下齐心协力促进供给端的生产制造、物流运输等环节逐步修复,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疫情的影响,预计4月疫情对进口的冲击与3月较为接近。”李超宏观团队表示,受地缘政治因素降温影响4月大宗商品价格中枢较3月下降,并考虑2021年高基数影响,预计进口价格指数同比也将逐步回落至个位数增速,对名义进口增速有所下滑。 李超宏观团队还表示,展望后续,4月底政治局会议再次确认力争实现预期目标,并要求落实预期政策效果,并抓紧出台增量工具,预计5月起扩大投资和消费带来的内需改善叠加疫情有效应对,进口同比增速将逐步修复。 根据万得数据,3家机构对4月中国进口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6.4%,低于3月6.3个百分点;预测区间为-3%至-10%,3家机构均预计进口同比涨幅放缓。 国常会:五方面措施稳外贸 5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措施,助力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 为帮扶外贸企业应对困难挑战,会议决定,一要着力保订单和稳定重点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进出口。保障外贸领域生产流通稳定,确定重点外贸企业等名录并在生产、物流、用工方面予以保障。 二要有力有序疏通海空港等集疏运,提高作业和通关效率。用好航空货运运力,保障重要零部件、装备和产品运输。查处外贸货运价格违法行为。 三要尽快出台便利跨境电商出口退换货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加工贸易稳定发展,将中西部和东北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纳入国家鼓励产业目录。探索将大型医疗设备、等纳入保税维修范围,开展汽车发动机等保税再制造试点。 四要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信贷投放,支持银行对暂时受困的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梳理一批亟需资金的予以重点支持。扩大出口信保短期险规模,缩短赔付时间。增加信保保单融资。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五要优化广交会等平台服务,加强与跨境电商联动互促。各地要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培育一批新的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党委书记、特聘教授朱启贵对澎湃新闻表示,受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冲击,我国进出口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我国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因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措施,旨在努力保订单、切实提高作业和通关效率、尽快出台便利跨境电商出口退换货政策、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支持和优化广交会等平台服务。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钟辉勇对澎湃新闻表示,由于疫情对外贸企业的生产和出口带来比较大冲击,如果外贸企业的正常生产不能得到保障,会影响到全球产业链的正常运转,也可能导致部分对我国外贸企业的需求转向其他国家或地区。 周茂华表示,国内有针对性出台外贸纾困助企政策,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助力稳定经济大盘;稳外贸就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之一,同时,稳定外贸也有助于稳定产业链、投资和就业,促进内循环。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东吴证券:维持京东集团-SW买入评级 三季度利润表现远超预期
- 买房付了28万后,发现房主另有其人……
- 日本测试电动汽车道路无线充电,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
- 沃尔玛拖欠供应商超74万货款被法院判赔
- 频发的极端天气正显著影响美国旅游业
- 纳芯微王升杨:推动芯片国产化,在国内已基本形成了共识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欧盟拟立法获取危机时期的“紧急干预权”
- 宣布退出中国后 亚马逊发布新一代Kindle电子书:迄今最轻巧
- 2022年9月2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
- 光大期货【橡胶】:盘面持续上涨动力不足 但短期盘面有望偏强运行
- 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原副厅级检察员董金山被开除党籍
- 王淇:智慧司法助力数字普惠金融服务
- 英伟达、AMD向中国出口高端GPU受限 美国要求申请新许可证
- 工信部:中国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占全球总量的84%
- 还得是华为!曝Mate50系列首批400万备货已基本售罄
- 5G基带升级 iPhone 14系列5G网速提升38%:信号更好了
- 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连续十年下降 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显提升
- 科技日报:男性当爹后大脑皮层会萎缩1%~2%
- 前索尼互动娱乐北美区CEO加入腾讯游戏 担任战略顾问一职
- 日本通胀飙升至31年新高 央行为何仍然“一意孤行”不愿加息?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