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隔离险遭遇理赔难!专家:免责条款要醒目
专家指出,买隔目保险公司应在醒目位置说明免责条款,离险理赔不应进行选择性宣传 受近期上海、遭遇责条北京等地新冠疫情影响,难专一度销售火爆的家免“隔离险”最近进入理赔受理高峰期。然而,款醒不少消费者发现,买隔目因为不是离险理赔在中高风险区或无法证明是密接等遭遇了保险公司拒赔。对此,遭遇责条业内专家认为,难专保险公司在产品宣传时应尽到免责条款的家免提示解释说明责任,在销售此类产品时,款醒保险公司不应该进行选择性宣传。买隔目 近日,离险理赔经过1个多月的遭遇责条反复沟通协商,上海消费者黄女士终于收到了此前购买的“隔离险”的部分理赔款。“虽然到手的钱和当初约定的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实在没精力继续折腾了。”黄女士无奈地表示。 根据黄女士购买的保险产品合同条款,保费1年为59元,因新冠肺炎疫情强制隔离的津贴为每日200元,最多可赔30天。但黄女士在办理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曾多次以她所在隔离地区不属于中高风险区为由,拒绝理赔。 记者在消费者投诉平台、社交平台等搜索发现,与黄女士有相同遭遇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因不是在中高风险区被隔离或者无法提供密接证明而拒赔是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 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何小伟对记者表示,“隔离险”虽然是一种新产品,但其实质是一种以特定事件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作为补偿对象的财产保险。保险公司作为产品的卖方,有必要在合同的明显位置对免责条款进行说明,让消费者清楚地知道哪些损失可保,哪些损失不可保。 有消费者表示,当初购买“隔离险”,是受到产品宣传语的影响。例如,有的保险产品打出“居家隔离有津贴”,还有的产品则在购买界面显著位置强调“隔离一天能领200元,一杯奶茶钱保一年”。 “个别保险公司出于吸引消费者的目的,没有将免责情形放在很醒目的位置,这为日后出现的理赔纠纷埋下了隐患。”何小伟认为,“在销售此类产品时,保险公司不应该进行选择性宣传。如果总是带给消费者这种不好的消费体验,势必会对公司的自身品牌和保险行业整体的社会认同度产生负面影响。” 记者注意到,目前相关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已开始规范“隔离险”。例如,中国银保监会发文要求,保险公司在宣传销售“隔离险”产品的过程中,不得通过欺骗、隐瞒或者诱导等方式,对保险产品的保障责任等重要情况作出容易引人误解的宣传或者说明。 “上海、北京等地疫情的出现和反复,让隔离理赔这个本来是小概率的事件连续出现,赔付情形明显增加,超出了保险公司的理赔预期,因此陷入相对被动的局面。相信此后保险公司也会调整保险产品的赔付标准。”何小伟说。 (工人日报)
- 最近发表
-
- 光明日报:1.2亿年薪研究冷核聚变,为何有人信?
- 昨夜!美联储“暴力”加息75基点,鲍威尔强硬表态重挫美股,中概股大跌…A股影响几何?
- 俄媒:纽约州总检察长对特朗普提起2.5亿美元诉讼
- 企业贷款利率创新低!央行发文,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功能,强化信贷政策引导作用
- 理光软件研究所研发统括中心总经理董滨:5G时代会大大促进万物互联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 动力电池格局生变 谁将是“宁王”最大的威胁?
- 在地缘风险升级、累库、加息组成的超强风暴中 油价周三下跌1%
- 国家发改委: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
- 泽达易盛、*ST紫晶涉欺诈发行 投资者可积极索赔
- 韩元兑美元自2009年以来首次跌破1400,财政、央行官员密切关注美联储政策影响
- 随机阅读
-
- 上海、合肥、南昌提出要求 抵达当地未满5天不得进入商超等公共场所
- Salesforce预计2026财年运营利润率为25%,提高支出效率
- 纽约工地挖出10年前“占领华尔街”示威者尸骸
- 这几年,万达过得到底怎么样?
- 《纽约时报》:美国写字楼困境依旧
- 上市3个月市值蒸发100亿 “同城货运第一股”怎么了?
- 传奇IP与恺英网络商事纠纷案落幕
- 自称“50万内最好SUV”的小鹏G9,能否搅动高档市场?
- 同方全球人寿股权生变 中方股东拟出清全部股权还债
- 探月!阿联酋11月将发射月球车 明年登月
- 广西9月21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例
- 知名基金经理杨锐文上半年赔了76亿元
- 赚钱的爱奇艺,还没逃出“爆款周期”
- 国际油价“探了个底”扰动涉油企业 专家建议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品管理风险
- 中信建投吴浩:防范信用风险,多资产配置横向纵向挖掘投资机会
- 百亿私募“弱市”避险记:主流基金经理往左,他们往右
- 一图速览 | 11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
- 阿里出手减持,上市3个月股价跌幅超70%,市值蒸发100亿港元!“同城货运第一股”怎么了?
- 日本央行以不变应万变!美日短线站上145关口
- 知名基金经理杨锐文上半年赔了76亿元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