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文化部主任:易烊千玺凭什么不能考编?又为什么要考编?
易烊千玺凭什么不能考编?中国周刊又为什么要考编? 杨时旸(作者系中国新闻周刊文化部主任) 这或许是大家真正应该关心的问题 易烊千玺等三位年轻明星考编的事情让“208”的梗又一次翻红。这个梗来自此前郑爽被曝偷税漏税时,新闻玺凭有网友算出她的文化日薪是208万元。于是部主编又,这一次,任易有的烊千网友在易烊千玺考编的热搜下面纷纷回复208。意指:你们这些明星都如此有钱了,考编凭什么还来抢编制资源?中国周刊 最初,人们还煞有介事地关心招录程序是新闻玺凭否公平的问题,诸如成绩是文化否合格,笔试面试过程等等,部主编又但到后来,任易发现一切合规之后,烊千最终的考编落点还是变成了质问凭什么明星可以“赢家通吃”? “永远不要和明星共情”成为了现在网络上的某种认知正确。此前,中国周刊受疫情影响,一些艺人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自己无戏可拍,收入受损,心理焦虑,一些网友极尽嘲讽谩骂,觉得他们瘦死的骆驼终究比马大,凭什么要听一头只是刚刚减减肥的骆驼叽叽歪歪? 易烊千玺考编应该分成几个层面去看,第一,他所考的院团是否是自己专业内的院团?他中戏毕业,报考国家话剧院,专业完全对口,他不愿囿于影视作品,有舞台艺术的抱负,进入专业话剧院团也是合理选项。若他以一个表演专业毕业生的身份进了国足担任主教练,大家嘲讽和批评,深挖黑幕,无可厚非,可现在这种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有什么问题? 第二,对于他和他那几个同学的招录是否存在徇私舞弊?如果有嫌疑和线索,当然应该严查,这关乎所有考编者普遍的公平,而如果前有公示张榜,后有明文宣告,程序无疑,考试合理,这又有什么问题?演员岗位难道不就是应该由艺委会之类的组织对应聘者进行专业考核吗?难道要按照一些网友的意思,还要参照高考科目考“语数外”“史地政”吗? 第三,大家纷纷质疑一个顶流明星进入编制内院团,他能按时上班,服从管理吗?这是院团和员工达成的管理模式问题,一个单位对于员工的管理肯定有普遍的要求又有具体的方针,他如果不能完成基本任务,同事是否有抱怨,领导是否不开心,院团是开除还是罚款,有他们的管理规定,而如果院团管理层集体同意在既定考核之上给予一些人才更人性化的管理,也是他们的考量。 对于易烊千玺考编的争议到底来自于什么?可能首先来自于近几年对娱乐圈不满的愈演愈烈,明星因偷税漏税被罚款理所当然,但对于演艺明星和整个行业的冷嘲热讽、横眉冷对就是个问题。客观上讲,进入这个行业的机会是平等的。但总有人义正辞严地喊着,明星有什么本事?创造了什么社会财富?科学家凭什么赚得不如“戏子”?这没有逻辑。在合理合法前提下,演技是值得尊敬的生产力,颜值同样是稀缺资源,眼球经济也是经济。科学家和演员是平等的,社会收入分配自然有市场去调节,有法制去监督。 再往深处看,一些网友们抱怨明星考编还因为什么?或许源于一种被剥夺感。考编的普通人大有人在,这些小镇做题家每天上培训班,做真题卷,也仍然考不中那个能为他们带来安全感的编制内职务。所以当看见能从市场上赚大钱的明星,还要分走几个编制内身份时,总觉得抢了自己的坑。但这是一种幻觉,似乎认为自己的收入低,是因为明星从既定的盘子里抢走了自己那一份。 实际上,大家所知道的那些著名演员和所谓的老戏骨,不少也都有编制内的院团身份,宋丹丹不是刚从北京人艺退休吗?濮存昕现在不还在演着茶馆吗?赚了几千万版税的畅销书作家当年明月,到现在不还是公务员吗? 其实,考编的年轻艺人可不只易烊千玺,刘昊然考了中国煤矿文工团的编制,鹿晗也在考编。那句玩笑都知道:宇宙的尽头是考编。普通人考编无非是想获得一份安全感,而演员、明星这个职业本该是最市场化的,但如果他们也都纷纷考编,那说明什么?这或许才是大家真正应该关心的问题。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美国又挥GPU大棒 中国企业研发加速
- 富国银行:预计销售和市场份额增长强劲 予Shopify“增持”评级
- 山西省长治市和湖南省常德市被取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 斯里兰卡宣布取消公共紧急状态
- “掌上高铁”更名,乘客吐槽高铁Wi-Fi形同虚设
- AMD 22.4.1版显卡驱动发布:加入虚幻5引擎支持
- 4月6日0-15时,浙江报告新增12例本土确诊病例
- 第一上海:维持比亚迪电子买入评级 目标价23港元
- 129只基金等待上线!个人养老金业务按下“加速键”
- 南华期货2022二季度锌展望:等待需求落地
- 北京新增7例感染者轨迹公布
- 4月6日复盘:稳增长主线明显 主力资金出击10股
- 中信证券:维持华润啤酒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60港元
- 视频|王丽颖:估值仍是压制成长股的重要因素
- 1000元可以代办通行证?麦德龙发生哄抢?假的
- 全球农产品巨头警告:大宗商品“巨震”将持续
- Snapseed创意修图,普通照片秒变大片
- 花55万买奥迪官方认证二手车,一查竟是全损车
- 24亿市值没了!实控人等涉内幕交易遭立案调查,“三倍牛股”新莱应材20CM跌停
- 深圳3月楼市:新房横盘,二手房成交处于15年低点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