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达成!发展中国家的“历史性胜利”
经过激烈争论和彻夜谈判后,协议性胜当地时间20日,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达成全面气候协议,发展批准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中国这被称作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利“历史性胜利”,意味着发达国家需为气候变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协议性胜灾难性后果“埋单”。 不过,达成该协议尚未就基金如何运作、发展哪些国家应该出资等关键问题作出规定。中国发达国家的历史利信誉问题也成为基金能否落实的未知因素。与此同时,协议性胜有发达国家认为COP27在淘汰化石燃料和控温承诺上没有取得太大进展。达成对此,发展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历史利需要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最重要的是将已经达成的共识和承诺落到实际行动上。 20日,COP27主席舒凯里在闭幕会上宣布达成全面气候协议。(法新社) “这是一次胜利,但来之不易” “当COP27主席舒凯里(埃及外长)敲定协议的小木槌落下,疲惫不堪的外交官们在会议大厅里鼓起掌来。”《华盛顿邮报》20日这样描述协议通过的一幕。英国《卫报》则对幕后磋商作出更详细报道:原定于18日晚结束的COP27会议延长超过36个小时,在很多阶段,协议看起来都无法达成。富裕国家与贫穷国家之间出现明显分歧和尖锐言辞,特别是在最后几个小时,各国不断就某个用词争论不休。经过彻夜谈判,最终在红海破晓之际,各方就东道主埃及起草的一份协议达成共识。 “今天在沙姆沙伊赫COP27创造了历史,各方同意设立期待已久的‘损失和损害’基金,援助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COP27在官方推特上兴奋宣布。《卫报》称,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是当极端天气对贫穷国家的物质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时,为其提供经济援助。CNN说,这是一次重大突破和逆转,标志着美国和欧盟等长期反对者首次同意建立该基金,这些富裕工业化国家产生的不成比例的污染加剧了气候灾难。 与会的肯尼亚代表团成员瓦奇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会上的争论非常激烈,一度导致谈判暂停。最后,富国在强大的压力下才勉强同意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他说:“这是一次胜利,但来之不易。”CNN援引气候专家的话称,这一成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保持了团结,发挥了比过去几年更大的影响力。 这个胜利令发展中国家欢呼。非洲国家集团气候谈判小组首席谈判代表卡洛加称之为“独一无二的时刻”。他说:“30年的耐心等待……这是全球公民的胜利。”巴基斯坦气候变化部长谢里·拉赫曼的发言获得掌声,她表示:“这不是接受慈善,这是对我们的未来和气候正义投资的首付。”法新社称,该国今年遭遇史上最大洪灾,成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灾难的象征。 尚有很多不确定性 《华尔街日报》称,就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达成共识,消除了更广泛气候谈判中的一个关键症结。不过,气候专家在庆祝胜利的同时,也指出未来的不确定性。CNN说,基金将如何运作的细节仍不明晰。协议文本在关于何时开始运作以及具体如何筹集资金等方面留下许多问题。《纽约时报》报道称,协议要求成立一个由24个国家代表组成的过渡委员会,在未来一年里研究该基金应该采取什么形式,哪些国家和金融机构应该出资以及资金应该流向哪里。很多关键问题都留给了未来的谈判。 尽管发达国家终于同意帮助较贫穷国家,但仍藏着不少心机。《华尔街日报》援引参与谈判代表的消息说,该基金的援助目标是最脆弱的较贫穷国家,这是富裕国家的一个重要要求,它们不希望资金流向中国和其他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的“高收入国家”。相反,富裕国家还希望中国、海湾国家以及其他“高收入”发展中国家作出贡献。《卫报》称,许多贫穷国家认为,这是企图将最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与中国、沙特等更大经济体区分开来,对此强烈反对。这一争论占据了上周末的大部分谈判时间。 此外,拜登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告诉CNN,该基金将重点关注如何支持损失和损害,但不包括责任或赔偿条款。报道称,长期以来,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一直试图避免此类规定,因为这可能使它们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法律责任和诉讼。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此前公开表示,损失和损害与气候赔偿不是一回事。 而对于出钱的具体问题,《华尔街日报》称,美国一直以来都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预计将带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但任何资金都需要得到美国国会批准,这一努力很可能遭到共和党反对。《纽约时报》提到,发达国家10年前承诺在2020年之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资金以应对气候变化,却没有兑现。 “我们的星球还在急诊室里” 本次大会就《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落实和治理事项通过数十项决议。除了“损失和损害”基金,COP27还通过一份最终声明。据法新社20日报道,声明重申《巴黎协定》的温度目标,并呼吁各方加快逐步减少有增无减的煤电,逐步取消低效的化石燃料补贴。中国出席气候变化大会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大会通过的决议中,一号决议是大会的政治成果文件,重申坚持多边主义,强调气候危机紧迫性,体现了各方团结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意愿和行动安排。 但据路透社报道,一些国家在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仍存在分歧。欧盟此前威胁,如果在排放问题上得不到更好承诺,将退出谈判。但在20日凌晨结束的马拉松式谈判后,欧盟没有阻止最终声明。不过,欧盟气候政策负责人蒂默曼斯仍对声明中未保留敦促各国放弃使用化石燃料的措辞表示不满。 “我们的星球还在急诊室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0日表示,本届气候大会向正义迈出了重要一步,虽然单凭这一点不足以解决气候危机,但这表明各方在重建信任。▲ 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本报特约记者 陈 欣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名学生核酸阳性 校园采取临时管控措施
- 我所知道的抖音相亲江湖:有人花费上万,有人甘愿被“颜值打分”
- 水落石出?离开海通证券的首席分析师,官宣新的任职之后……
- 10月18日保险日报:头部险企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持、回购、分红等护盘手段齐上阵,保险股曙光要来了吗
- 钱唐控股发盈喜 预期中期业绩同比扭亏为盈至约1030万港元
- 106个大城市名单出炉:江苏占11席,还有这些后备军
- 赴欧液化天然气船只缘何流浪海上
- 底部信号来了 公募机构扎堆自购
- 农险无忧 郑商所棉花“保险+期货”项目助力三师棉农稳收增收
- 35岁“高龄”!他首次获得2022年金球奖
- 杉杉股份拟定增募资60亿元扩产
- 高盛:日本央行将保持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
- 破解“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等转型难题 为中小企业插上数字化翅膀
- 德国将3座核电站运营时间延长至2023年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10月19日于上交所回购1700万股A股
- 斥资近300亿元收购Archaea 传统能源巨头BP继续发力能源转型
- 中国人寿保险一分公司被罚12万:大病保险理赔支付不及时
- AMC业务透视③:AMC带资“跑步”入场 房企“保交楼”成效明显
- 德利机械拟于12月21日派末期息每股0.01港元
- 招商局港口将于11月21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2港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外汇局: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5133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2084亿元
- 无惧股价大跌?巴菲特再度扫货西方石油 三天买入近600万股
- 300元新股首日跌29%!新股破发潮继续涌动,月破发率至年内次高,又一市场底部信号显现?
- 全国妇联:力争到2025年城市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率达90%
- 20CM涨停!过冬“六件套”行情不断,苏伊士运河再涨“过路费”,网友:该走还得走
- 党外人士话复兴|“农业大王”刘永好的十年“闯关”路
- 鲁商集团与山东港口达成战略合作:将联合打造全程物流产业链
- 张中祥:零碳产业园建设意义重大,需突破困难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 期货大咖聊大宗:甲醇近期被动力煤提振 后期谨慎看多
- 希慎兴业9月29日耗资约194.07万港元回购10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