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宏观: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防止人民币过快贬值
摘要 9月26日,中银准备值央行宣布,宏观自2022年9月28日起,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意在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外汇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风险防止市场不必过度担心汇率调整风险。金率 2015年8月以来,人民央行共三次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币过两次下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快贬历次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均发生在人民币贬值期间。中银准备值近期,宏观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先后跌破7.1,央行在岸人民币汇率收盘价相对中间价偏离程度以及贬值预期均有所增强,上调或是外汇此次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重要原因。 央行对金融机构征收外汇风险准备金,相应成本会转嫁到客户的远期购汇报价中,抑制远期购汇需求,有助于防止人民币汇率过快贬值。自2015年外汇风险准备金措施出台以来,在央行对衍生品交易征收20%的外汇风险准备的情形下,银行对客户外汇交易中的远期交易占比确实低于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为0的情形。 我们继续重申此前的观点,即认为不必过度担心人民币汇率调整的风险。一是,市场主体更加理性、成熟,可以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冲击。二是,政府拥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可以应对人民币汇率超调风险,保障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风险提示:地缘局势发展超预期,海外主要央行货币紧缩超预期。 事件:9月26日,央行宣布,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决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一、回顾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过程 外汇风险准备金措施首次出台时间是2015年8月31日,当时央行宣布,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含财务公司)应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暂定为20%。2017年9月,随着外汇形势明显好转,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调整至0。2018年8月,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快贬值,央行再次宣布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至20%。2020年10月,人民币汇率转为持续升值,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 0(见图表1)。 2022年3月份以来,在美元走强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贬值速度较快,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已经跌破7.1,与2010年6月重启汇改以来的新低位置距离很近。并且,近期人民币汇率收盘价相对中间价偏离程度以及贬值预期均有所增强:9月15日-23日,收盘价较中间价偏离程度持续大于1%,23日一度达到1.7%,接近2%下限;9月15日-23日,1年期NDF隐含的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持续接近2%(见图表2)。这或是9月26日央行再次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至20%的重要原因(见图表1)。 二、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如何发挥作用? 如前所述,2015年8月以来,央行共三次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两次下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前者均发生在人民币贬值期间,后者均发生在人民币升值期间(见图表1)。 据此前央行官网介绍,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按其远期售汇(含期权和掉期)签约额的20%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相当于让银行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亏损而计提风险准备,通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的顺周期行为。 简单来讲,央行对金融机构征收外汇风险准备金,相应成本会转嫁到客户的远期购汇报价中,抑制远期购汇需求,有助于防止人民币汇率过快贬值。自2015年外汇风险准备金措施出台以来,在央行对衍生品交易征收20%的外汇风险准备的情形下,银行对客户外汇交易中的远期交易占比确实低于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为0的情形(见图表3)。 三、再次强调不必过度担心汇率调整风险 2022年8月15日以来,受美联储紧缩预期推动美元走强影响,人民币汇率出现年内第二次快速调整。迄今为止,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已经先后跌破7.0、7.1。不过,我们继续重申此前的观点,即认为不必过度担心人民币汇率调整的风险。一是,当前市场主体更加理性、成熟,“低(升值)买高(贬值)卖”的汇率杠杆调节作用正常发挥,同时汇率避险意识明显增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汇率波动带来的冲击。二是,政府拥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可以应对人民币汇率超调风险,保障外汇市场平稳运行。9月5日,刘国强副行长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短期双向波动是一种常态,有双向波动,不会出现‘单边市’,但是汇率的点位是测不准的,大家不要去赌某个点,合理均衡、基本稳定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我们也有实力支撑,我觉得不会出事,也不允许出事”。 风险提示:地缘局势发展超预期,海外主要央行货币紧缩超预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Snap计划自周三起裁员约20% 盘后一度跌近6%
- 创新药企深陷多重挑战 新形势下如何“攻”与“守”
- “两餸饭”风靡香港,疫情中给港人“家的味道”
- 微众银行杨强:联邦学习进入2.0阶段,已在多个金融场景中探索落地应用
- 科创板两公司或被强制退市,中信建投、东兴证券要担责?
- 名创优品股价涨近30% 第一季度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170.74%
- 天价薪酬惹官司,马斯克本周将自证“我值得特斯拉近560亿美元高薪”
- 本月MLF缩量续作 中长期流动性投放仍超到期量 未以降准置换原因何在?
- 三六零净亏20亿、360数科净赚30亿,互联网的尽头是借贷?
- 同位基金经理、同类医药主题基金,一年回报率首尾相差近70个百分点,偶然还是必然?
- 习酒董事长张德芹: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机械自动化创新,让员工获得更大收获
- 百亿私募阿巴马资产违规举牌被处罚,3个多月买成第六大股东
- 城配货运放宽吨位,中集车辆轻量化新能源产品迎来新机遇
- 专访何延哲:全方位思维是治理关键,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可平衡安全和发展
- 《风险治理蓝皮书:中国风险治理发展报告(2020~2021)》发布
- 央行缩量续作MLF,后续还会降准吗?
- 日本启用“问题核电站”遭批,日媒:岸田核电政策开始“暴走”
- 年内再次配股!碧桂园拟配售14.63亿新股,募集资金约39.2亿港元
- 又有银行出手!公开招聘总行行长
- 49次延期回复上交所问询 *ST紫晶及有关责任人被监管警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