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的保险市场异军突起,保费同比两位数增长
炒股就看,个地权威,保险保费专业,市场数增及时,异军全面,突起同比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两位 内地居民赴澳门投保热度持续升温。个地澳门金融管理局日前披露的保险保费数据显示,2021年澳门保险市场的市场数增人寿保险毛保费约330亿澳门元,同比增长约26%,异军其中来自内地客户的突起同比保费占了不小的比例。 与此同时,两位保险公司也在发力拓展市场。个地据了解,保险保费保险公司在大湾区开发了创新型跨境医疗险和大湾区专属重疾险,市场数增已累计上市5款跨境医疗险和19款湾区专属重疾险。大湾区保险大有可为。 内地客户投保持续升温 数据显示,2021年澳门保险市场的人寿保险毛保费约330亿澳门元。新增个人人寿业务整付保费约为31.87亿澳门元,非整付保费约为100.35亿澳门元。 2021年内地客户赴澳门投保新增18583单保单。其中,新增业务中,整付保费保单为202单,毛保费达到约5.12亿澳门元。其余为非整付保单,其毛保费规模约为37.92亿澳门元。内地访客在2021年有效保单则约为8.6万单,有效业务整体毛保费约为72.1亿澳门元。 据澳门保险业人士介绍,澳门人寿保险毛保费呈现高增长态势,主要是内地客户赴澳门投保显著增加。 “这些在澳门签单的内地客户很多都有丰富的投保经验,亦相对理性,明确知道自己的投保需求。”内地资深保险业内人士叶麦对记者表示。 友邦保险经纪人周先生说,从他接触到的情况来看,去澳门投保的内地客户,多以大湾区客户居多,一是地理位置优势,二是大湾区客户的保险意识强。 其实,澳门保险市场的机构主体并不算多。截至2021年底,澳门保险业共有25家保险公司,其中12家为人寿保险公司。 截至2021年底,保险中介从业人员达8385人。 据业内人士介绍,跨境理财通启动意义非凡,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拓宽,多元化资产配置成为趋势。澳门保险市场的多元货币产品也成为目前储蓄险的主流。 带动当地险企保费迅猛增长 内地客户积极投保,带动澳门当地保险公司保费迅猛增长。 在12家澳门的寿险公司中,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毛保费最高,规模约118.04亿澳门元。其次是友邦保险和万通保险。 友邦保险2021年毛保费约为90.6亿澳门元。友邦保险在其2021年年报中介绍业务时表示,随着澳门恢复内地旅客个人游计划,友邦澳门分公司的内地访澳门客户销售在2021年取得了卓越的增长。分析称,预计未来澳门业务对友邦的贡献将继续提升。 友邦保险集团总裁李源祥在2022年一季度报中亦表示,疫情对公司一季度新业务销售带来短暂性干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公司的业务开始重拾动力。友邦通过澳门分公司向内地旅客销售带来的新业务价值显著提升。 中国太平旗下的太平人寿澳门分公司2019年2月在澳门成立,当年6月份开始运营。2021年,太平人寿(澳门)发展加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35.3%,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太平人寿管理层在2021年年报中展望称,太平人寿(澳门)将继续抓好银保业务扩展,加快澳门代理人营业区落地,稳步扩大中介渠道产能,持续提升对集团寿险业务的贡献度。 大湾区保险大有可为 粤港澳大湾区是保险公司下一步的战略要点。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的资料显示,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渗透率只有6%左右,仅为发达市场的一半,对保险产品需求强烈。 内地保险公司也在发力争夺客户。据了解,内地保险公司在大湾区开发了创新型跨境医疗险和大湾区专属重疾险,已累计上市5款跨境医疗险和19款湾区专属重疾险。 一位地方监管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我们调研时分析过产品,部分大湾区保险产品的万元保额相对应的费率已接近香港和澳门的主流产品。不过,内地保险公司产品设计依然相对保守,期待更多性价比更高的保险产品出现。 记者最新获悉,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大湾区专属重疾险累计投保人数接近10万人,保费收入达到超5亿元。 据了解,中国人寿正在加快构建大湾区特色产品体系,创新探索建设跨境保险服务平台,致力为大湾区粤港澳三地居民打造湾区金融保险生态圈。该公司已先后推出“国寿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专属长期重大疾病保险”等四款专属产品,进一步体现了区域特征和保障特色,累计为超5500人提供风险保障约18亿元。 同时,中国人寿也在进一步打通内地及港澳地区的优质医疗资源,促进大湾区互联互通、共享融通。例如,“国寿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医疗保险”能够让大湾区常住居民凭借一张保单,拥有内地和香港、澳门优质医疗资源的保险保障。此外,中国人寿和其海外公司联合推出了大湾区医疗保险跨境理赔合作,即中国人寿海外公司全面支援中国人寿广东分公司的客户在粤港澳地区住院的理赔服务,包括提供理赔初审、结算、调查等服务,通过第三方服务商直接和医院结算,代付理赔金等。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董事长王思东今年3月初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活力强、保险市场发达。中国太平的总部和9家主要子公司以及172家分支机构分布在大湾区,2021年大湾区的保费占了该集团总保费的23%,大湾区已经成为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地。 王思东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太平将继续深耕大湾区,为此制定了服务湾区的三年行动计划,希望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的落地,来体现保险业服务大湾区建设的成效。具体来看,一是做好“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的落地工作;二是配合监管部门开展跨境“保险通”;三是参与和推动跨境保险服务中心建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广发黑色金属日评:钢材宏观预期转好支撑远月价格,建议关注1-5反套机会
- 招银国际:维持诺诚健华-B买入评级 目标价20.14港元
- 新玩家涌现、旧玩家退场:自动驾驶“螺旋式”前行
- 美调降加息预期应对国债市场风险
- 最长20天!照顾老父母,独生子女的护理假如何保障?
- 华为重磅征集:奖金100万元!
- 央行缩量平价续作“麻辣粉”8500亿元 分析师:本月5年期以上LPR有可能再度下调
- 1万亿MLF到期、重回缩量续做,短期全面降准可能性降低
- 阳光保险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 茅台酒厂员工:去年经常有大公司过来考察,今年却很少看到
- 11月15日机构对金融市场观点汇总
- 蚂蚁消费金融增资105亿,这些上市公司参与认购!
- 一个80后老板的“真还传”调查:负债7000万,“不会跑路,要靠自己能力3年还清”
-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23家车企“小而美”,有企业净利润翻倍
- 三部门发文允许商业银行与优质房地产企业开展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业务
- 行业风向标:差异化竞争加速,汽车SOC芯片迎接大时代
- 西南证券:首予绿城管理控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8.24港元
- 继净水效果被投诉后,易开得选用未成年人代言再遭质疑
- 全年销量目标仅完成过半, 产品定位出现偏差的岚图汽车还能乘上东风吗?
- 北交所实现良好开局 上市公司获得感增强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中企头部手机品牌印度份额二季度回落,“查税风波”影响投资信心
- 6月结构性存款规模5.56万亿元 较上月减少超过2800亿元
- 疫情下ATM机功能受限?上海市民苦叹:无钱可取、存钱无门…处处碰壁→
- 环球时报发起调查:超26万中国网民认为应调查美侵犯人权行为
- 加密货币平台Voyager回应FTX收购:别装白衣骑士了,你们是趁火打劫!
- 华熙生物半年揽收29亿增52% 研发投入翻倍加强四轮驱动
- 理想L9悬挂又出事,销售称“弃车保帅”
- 华为提前揭秘HarmonyOS 3升级亮点:流畅、安全、布局自定义
- 中南建设业绩大变脸年亏超33亿 上半年销售额跌6成重仓三四线去化承压
- 俄乌达成运粮协议,粮食危机有望缓解?角逐英国首相,两位候选人同时祭出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