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期还房贷,央行、银保监会重磅发声……
据央视财经消息,关于今天(4月15日)上午10时,延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情况。还房会重 发布会上,贷央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表示,保监磅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之初,关于银保监会立即印发了《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延期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还房会重人群,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贷央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保监磅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关于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延期 随后,还房会重中国人民银行、贷央财政部、保监磅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五部委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灵活调整住房按揭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的政策措施。从执行情况来看,银行机构按照监管要求,完善工作机制,明确申请流程,拓宽办理渠道,积极做好政策落实。 2020年以来,银行机构通过延后还款期限,调整还款计划,以及对符合条件的客户不催收、不报征信、不纳入黑名单等措施,为受疫情影响客户纾困解难。比如:累计为100万的客户延后按揭贷款还款期限,金额大约是4330亿元。办理按揭贷款延期140万笔,金额4658亿元。 针对当前疫情散发影响的情况,银保监会将进一步抓实抓细政策落实,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落实机制,丰富办理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与客户沟通,通过灵活调整按揭贷款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等方式缓解受疫情影响客户还款的压力,切实将政策落实好、落到位,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抗击疫情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据央视财经报道,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会上,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居民收入受到短期影响,存在推迟偿还月供、重新安排还款计划的需求,银行从贷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于此类特殊情形,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安排。 因此,2020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其中明确对于受疫情影响的四类人群,金融机构要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对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可不作逾期记录报送。从大型银行当时的实践来看,在疫情初期,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一度由0.29%上升到了0.37%;延期还款政策实施后,贷款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随着后来疫情缓解,居民收入恢复,贷款偿还很快恢复正常,到2020年末,不良率已经回到了0.29%的原有水平。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还将持续关注疫情形势,指导银行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对于正常还款有困难的客户,要区分是还款能力还是还款意愿的原因,要区分是受疫情影响的短期还款能力还是中长期还款能力,将延期还款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适当简化业务流程,聚焦重点客户群,因地制宜采取更大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是针对零售业务链条长、客群多样化的特点,要加大各层级业务培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落实征信权益保护,畅通投诉维权渠道,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此外,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已售住宅项目缓建停工、延期交房,中国人民银行也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指导银行综合项目实际、借款人意愿等,依法依规妥善协商处理,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财经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地产融资开闸,哪些房企受益?
- SpaceX火箭发射项目通过FAA环境评估
- 午评:燃料油涨超3% 沪锡跌超5%,玻璃、纯碱跌超4%
- 北京信托固有贷款管理严重违规被罚150万元 2021年贷款利息收入上升超44%
- 英国竞争监管机构将对博通收购VMware交易展开调查
- 股民质问天风证券:拿着高薪却股价业绩全行业垫底 副总年薪999万 百万以上年薪高管有17人
- 外媒关注中国“最佳票房周末”
- 通用、丰田、福特和Stellantis敦促美国国会扩大电动汽车抵税范围
- 暴雪网易目前尚在分手冷静期,会不会续约看这个标志性事件
- 韩国央行:国内金融外汇市场波动将加剧
- 吉利收购魅族股权,“珠海小厂”又成大厂?
- 浙江省1至5月进出口1.83万亿元 同比增长17.6%
- 加速新能源电池布局,贵州规划在2025年实现5000亿产值
- 新东方双语主播董宇辉:我就是一个农民的孩子
- 旷视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今日凌晨去世 旷视科技已发讣告
- 外媒:LG显示将为苹果第二代混合现实产品提供显示屏
- 买房门槛降至历史低位 入市迎来“窗口期”
- 国家发改委:避免城市燃气管道“运动式”更新改造
- 首批5只科创主题基金开放了,3年最高收益翻倍!改名增聘,留客各有妙招
- 上市十年,唯品会除了衣服还能卖什么?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债基发行规模逆势增长超6700亿 业内建议可关注短债和混合类产品
- 脊柱类耗材集采拟中选结果:平均降价84%,预计每年节约260亿元
- 抢抓“金九银十”黄金期,稳投资开启“加速跑”模式
- 新华保险业绩剧降50%一年两换董事长 复星系举牌六年首次减持或套现4.5亿港元
- 光大期货【沥青】:需求明显开启 但供应矛盾更甚
- 收金1054亿!上海第三轮集中土拍收官
- 一生仅能定制一枚的DR钻戒,花800元即可删除购买记录?公司回应:消息不实,相关店铺已被处理下架
- 服役十周年,中国航母实现哪些跨越?
- 又要保卫3000点?分析师表态:不要浪费配置机会!全面风格切换是否已来
- 央行发布《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