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警惕贷款中介不法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
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今天发布2022年第7期风险提示。银保益贷款市场上,监会警惕有一些非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贷款打着正规机构、中介者权无抵押、不法无担保、行为消费低息免费、侵害洗白征信等虚假宣传的银保益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其实这些诱人条件的监会警惕背后是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套路陷阱。贷款这些不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中介者权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不法银保监会提醒有借款需求的行为消费广大消费者要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警惕非法中介或不法行为侵害权益,侵害注意防范以下陷阱风险。银保益 陷阱一:假冒银行名义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非法中介会冒充“xx银行”“xx银行贷款中心”等名义发布贷款广告信息,或是向消费者推送贷款额度,声称“在银行内部有关系”“可走内部流程办贷款”等,诱骗消费者通过其办理贷款。其实,此类中介机构与银行并无关联,是为诱骗借款人进行的虚假宣传。 陷阱二:骗取高额手续费。非法中介常以“低价手续费”“百分百获得贷款”等幌子吸引消费者。在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后,非法中介又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打入指定账户“走账”,伪造“流水”,借款人一旦进行转账操作,这笔资金大多以“服务费用”等名义被截留,借款人很难要回资金,面临维权困难。 陷阱三:提供名不副实的中介服务。非法中介往往瞄准对贷款业务、流程不熟悉,或征信有问题的消费者群体下手,提供所谓的“优惠贷款”“迅速放款”服务,从中抽取极高的费用。事实上,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银行等正规机构官方渠道自行办理贷款业务。有些不法中介甚至会不顾消费者偿还能力,怂恿消费者从各类网络借款平台申请贷款,有的贷款产品本身就有很高利息,不法中介仍要再骗取一笔高额费用,其目的就是快速敛财而不是提供服务。 针对以上中介不法行为,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有借款需求的消费者,如果有借款需求,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进行咨询或者办理。如确需中介服务,不要轻信间接的贷款服务要约,要注意核实中介机构资质,详细了解中介服务与合同内容,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虚假宣传行为。 向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办理贷款时,要注意看清贷款条件、综合息费成本、还款要求等重要信息。坚持诚信理念,向正规机构提供真实贷款申请资料,珍惜个人征信,理性借贷,及时还款。 此外,对于超出贷款合同约定的转账要求要注意,警惕以“刷流水”“走账”为由的打款要求,不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打款,防范被骗取资金风险。如发现自己陷入不法中介陷阱,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通过报警、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总台央视记者 王雷)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保险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规定亮相
- 上海:5月18日最新“三区”划分 封控区3109个
- 索尼将元宇宙和移动出行写入企业战略,探索下一个新增长点
- 上海市经信委:100多万户次企业可享税收优惠,预计减免房租100余亿元
- 召开数字产业校企合作座谈会
- 热搜!“i茅台”上线飞天茅台,100ml“迷你版”!多地消费者表示:买不到
- 规范银保机构催收、营销行为 保护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 这部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即将出台
- 期市开盘多品种下跌:铁矿石跌近5%,焦煤、燃油跌逾4%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坚定不移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 腾讯一季度净利同比负增长:To B业务保持高增速 游戏业务原地踏步
- 美国供应链通胀未来如何演绎?
- 俄乌冲突下全球粮食体系被如何蚕食?一文看懂
- 挪威将开发新气田 以保持向欧洲供应天然气
- 东北证券:地方放松政策工具强化 预计将引导购房者信心提振
- 韩美防长通电话,美称愿将韩美同盟发展为全面战略同盟关系
- 媒体:iPhone14系列预计四款机型 Pro将大规模升级并涨价
- 东方锆业拟定增募不超7亿获证监会通过 华金证券建功
- 微软回应IE七年“退役期”:开发立足未来的产品需要时间
- 管涛:人民币汇率急跌并未激化外汇供求失衡——4月外汇市场分析报告
- 市场分析:巴西资产强势以投机为主 暗含转势风险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