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涨到160万桶,欧洲“瞒天过海”买俄石油
原标题:每天涨到160万桶,瞒天过海欧洲“瞒天过海”买俄石油 【编译/观察者网 陈思佳】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每天买俄欧盟一直高呼要禁运俄罗斯能源,欧洲不断放话称其正在制定制裁措施。石油但数据显示,瞒天过海欧洲国家虽然天天把制裁挂在嘴边,每天买俄俄罗斯石油的欧洲进口量却持续反弹,不少交易商甚至还通过“灰色渠道”偷买石油。石油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1日报道,瞒天过海为维持经济运转、每天买俄防止燃料价格进一步飙升,欧洲欧盟国家4月的石油俄石油进口量较上月大幅上涨,从3月的瞒天过海平均每天进口130万桶上升至160万桶。其中罗马尼亚、每天买俄爱沙尼亚、欧洲希腊等国的进口量甚至就上月翻了一倍。 不仅如此,为规避西方的批评声音和制裁措施,一个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不透明市场”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俄罗斯石油被运往“不明目的地”与其他油轮上的石油混合,许多西方交易商试图通过这种规避制裁的方法“瞒天过海”偷买石油。 报道援引油轮追踪机构TankerTracker的数据显示,4月迄今,作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之一,欧盟成员国的俄罗斯石油进口量已升至平均每天160万桶,而3月份的进口量为平均每天130万桶。 尽管欧盟嘴上嚷嚷着要制裁俄罗斯能源,但欧洲各国也迫切需要进口原油维持经济运转、防止燃料价格进一步飙升。交易商称,俄罗斯乌拉尔原油平均价格比布伦特基准价格要低20至30美元,俄罗斯石油的折扣对买家而言也非常具有吸引力。 在巨大需求的驱动下,欧洲4月的俄罗斯石油进口量不减反增。4月,运往罗马尼亚、爱沙尼亚、希腊和保加利亚的原油产量较3月平均水平增加一倍以上。作为欧洲最大的俄石油买家之一,荷兰的石油进口量也明显飙升,从上月的平均每天进口50万桶上涨至65万桶。 为规避可能出现的新限制措施,不少西方石油买家还加快了俄石油进口业务的进程。报道援引船舶追踪数据称,荷兰壳牌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等跨国石油巨头和大宗商品贸易公司,都在租用船只从波罗的海和黑海的俄罗斯石油出口终端运往欧盟。 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指出,西方买家购买的俄罗斯石油甚至比俄乌冲突爆发前还要多,“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与俄罗斯的长期合同,也与廉价的能源有关。在西方彻底实施禁运之前,这些生意都会继续下去。” 与此同时,出于对批评声音和未来制裁措施的担忧,欧洲石油买家们也在寻求可以绕开制裁继续购买石油的渠道,并“悄悄”构建起了一个“不透明市场”。 《华尔街日报》称,4月从俄罗斯港口运往“不明目的地”的石油数量正在变多。与那些在运输文件上有明确目的地标记的石油不同,超过1100万桶石油被一反常态地装载到了没有预定航线的油轮上。 分析师和贸易商表示,使用“目的地未知”的标记往往意味着船上的石油会在海上转运到更大的油轮上,这是一种“古老的规避制裁手段”,伊朗和委内瑞拉等石油出口遭受西方制裁的国家都曾采用过这种方法。 有船舶运营商和参与转运的人士向该报举例称,四月中旬就曾有一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油轮,从来自俄罗斯港口的船只上接管了三批石油。船舶跟踪数据显示,这艘油轮从韩国仁川出发,现在正前往荷兰鹿特丹港。 通过这种“瞒天过海”的转运操作,俄罗斯石油可以与船上装载的其他石油混合,从而“模糊”石油的来源以避开制裁。一些交易员还透露,市场上供应的不少“拉脱维亚混合油”、“土库曼斯坦混合油”等精炼产品,很可能就含有大量俄罗斯石油。 对此,德国《经理人杂志》指出,这样产生的庞大“不透明市场”在俄乌冲突之前是几乎不曾有过的,由于“不透明市场”模糊了石油的来源,因此很难追踪俄罗斯石油的交付量。 油轮追踪机构TankerTrackers统计的部分3月和4月俄罗斯对欧洲平均日出口原油数据 一些西方能源公司也借用类似的手段“钻空子”,试图在交易中规避制裁。如欧洲能源巨头壳牌公司4月7日宣布,将停止在现货市场购买俄罗斯石油。但该公司规定,如果混合的俄罗斯石油含量不超过49.9%,就可以视作非俄罗斯产的石油并进行交易。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因银行交易融资枯竭、保险成本飙升等原因,欧洲许多能源公司在3月实施了“自我限制”,导致俄罗斯石油进口量有所下降。但欧洲4月的俄罗斯石油进口量回升、“不明目的地”的货运量激增,这表明很多欧洲买家已经找到了“变通方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者西蒙·约翰逊直言:“即使我们能看到欧盟实施某种石油禁运,他们会去制裁油轮吗?我们可以合理地预期,未来还会看到更多石油在船只间转移。” 欧洲一面高呼制裁俄罗斯能源,一边又通过各种“灰色”渠道购买俄罗斯石油,与其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关系密切。欧盟领导人既希望孤立俄罗斯,又不想让能源价格上涨损害本国经济,但欧盟27%的石油需要从俄罗斯进口,这让他们迟疑不决。 通胀数据持续增长带来的经济压力,更是让欧洲国家迫切寻求石油进口以维持经济运转。欧盟统计局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消费者价格同比通胀率达到7.4%,其中能源价格同比上涨44.7%,是推升通胀数据的主要原因。 由于内部意见始终得不到统一,欧盟直到现在也未能出台俄罗斯石油禁令。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瓦尔季斯·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4月25日对英国《泰晤士报》表示,欧盟正在研究对俄罗斯石油实施“智能制裁”,以实现“最大限度地对俄罗斯施压,同时最小化对自己的损害”。 但他表示,欧盟目前仍未能就制裁俄罗斯石油的具体细节达成一致,可能会采取“逐步淘汰”俄罗斯石油或对超出价格上限的商品加征关税等措施。《华尔街日报》称,欧盟可能还要很久才能敲定制裁措施,不少业内人士则怀疑,届时石油交易商完全可能找到办法规避“制裁”,让石油继续流动。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陈相秒:中越关系如何更上一层楼?这两条对话主线很关键
- 5月大型企业PMI为51.0% 重回扩张区间
- 手机不缺芯且市场销量下滑:手机厂商下调目标,寻找海外市场
- 市场主体稳 经济大盘才能稳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黑箱趋于透明,全球持续探索人工智能立法
- 北京海淀区幼儿园适龄儿童信息采集六一启动,家长可选10个意向
- 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中国贸促会研究院赵萍:大宗消费、绿色消费潜力较大 全年外贸有望正增长
- 北京:连续7日及以上无新增社会面病例的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公募基金卖出压力减轻 债市赎回冲击波或接近尾声
- 上海恢复营业的商场里,都是“群众演员”“领导家属”?消费者有话说
- 俄国防部:俄军一天消灭乌军290人击落一架攻击无人机
- 美血检巨骗霍尔姆斯要求法院判其无罪
- 长城基金陈良栋:哪些股票适合高仓位?信息筛选加工能力很重要?
- 广州“光彩大篷车”正式“发车”:民企认购农产品超1800万元
- 北京昨日新增本土8+4,丰台部分区域实行管控措施
- 五连板深圳国改概念股遭利空突袭!第二大股东拟最高减持6%,散户大本营高位接盘
- 重磅!央行、银保监会发声: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
- 北京第二批集中供地:7宗底价成交,3宗流拍,7宗转入现场竞价
- 尽管俄罗斯遭欧盟制裁 但OPEC+料维持现有的温和增产计划
- “生效日魔咒”再现!尾盘最后1分钟,这些股票直线上涨,原因是……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