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
本报记者 刘琪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4月22日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全球通胀、易纲加息潮和经济稳定”分论坛时表示,中国政策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货币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压力。任务近期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维护物价稳定这既有外部冲击因素,易纲也有国内疫情散发、中国政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内部因素的货币影响。 面对这些挑战,任务中国货币政策提前布局,维护物价稳定稳健的易纲货币政策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2021年12月以来,中国政策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5个和5个基点。货币截至今年3月底,任务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增长9.7%和10.6%,维护物价稳定较上年末显著上升。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上缴安排根据退税和财政支出进度靠前发力。结存利润主要来自人民银行过去几年的利润积累,相当于增加GDP总量1%的财政支出,体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直达工具的作用,大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通过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截至今年2月末,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已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碳减排贷款2300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约4000多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绿色融资快速增长,截至今年3月末,绿色债券余额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36%。截至2021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近1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快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22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聚焦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脆弱群体。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25%。最近,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的23条政策举措,包括向受疫情影响的脆弱群体提供支持。 易纲指出,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支持了2022年中国经济平稳开局。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增速较去年四季度有所回升。物价保持在合理区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1.1%,PPI上涨8.7%。 易纲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金融服务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生产和进口。只要确保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物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取消公摊面积”喜提首个官方层面回应,但……
- 3万股民懵了!刚刚,证监会出手:立案调查!更有退市风险…
- 美最大养老基金支持罢免巴菲特董事长职位
- 重磅!期货和衍生品“基本法”来了,意义重大!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权威解读→
- 中通国脉主要股东“破镜重圆” 撤回解除一致行动协议声明
- Facebook刊登假冒蔡英文诈骗广告,岛内专家终于急了
- 湖北4月19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
- 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条件公布,这些儿童少年按本市户籍对待
- Windows端iCloud出现严重问题:会显示陌生人照片
- 阳光能源一季度收入11.07亿元 同比增5.7%
- 奈飞将打击账号共享行为
- 哈尔滨:六个主城区实行社会静态化管理
- 今年已有近50城放松楼市限购 需求端宽松政策加速出台
- 10多年来首次!奈飞一季度损失20万付费用户,华尔街“傻眼”,盘后股价大跌25%
- 多家上市银行去年末个人房贷占比超上限 稳增长助力地产信贷风险“软着陆”
- 全网关注的搁浅抹香鲸,20个小时救援后已放归深海
- 秋粮旺季收购已全面展开 主产区收购累计超5000万吨
- 数十年后中产能上天?我国的民营商业航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农业农村部:对因层层加码造成春耕生产严重受阻的要严肃追责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2494+16407”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