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参与个人养老金细则拟定,范围扩大门槛不低,哪些公司有“上车”机会?
继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个人养老金制度税收优惠政策框架后,上车9月29日,险企细则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向各银保监局、人养保险公司下发《关于促进保险公司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关事项的老金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个人养老金产品扩容呼之欲出。拟定 根据《征求意见稿》,范围参与个人养老金的门槛商业养老保险包含三类,分别是不低年金保险、两全保险,公司及其他银保监会认定的有机产品。 个人养老金产品需符合保险期间不短于5年,上车保险责任限于生存保险金给付、险企细则满期给付、人养死亡、老金全残、拟定达到失能或护理状态,能够满足个人养老金制度参加人(以下简称“参加人”)交费灵活性要求以及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要求。 虽然养老保险范围扩大,但是经营门槛并不低。根据《征求意见稿》,保险公司经营个人养老金相关业务需符合以下条件: 根据2022年二季度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报告,界面新闻整理了符合前两条要求的险企,共计29家。 为规范销售环节,《征求意见稿》对保险公司提出了多项要求。 保险公司应与参加人单独签订保险合同,并在公司相关信息系统中对该合同做出明确标识,不得接受其使用个人养老金为他人投保。 保险公司应加强个人养老金资金管控,个人养老金产品相关业务发生的各类资金往来应符合资金账户封闭管理要求。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的因参加人死亡、全残、达到失能或护理状态而支付的保险赔款不返回参加人资金账户。 在信息披露上,《征求意见稿》要求保险公司应在自营网络平台、移动客户端等为经营个人养老金相关业务建立专区,提供业务咨询、产品购买、权益查询、信息披露、消费者教育等服务。其中,保险公司提供的权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交费情况、风险保额、现金价值等。 9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个人养老金制度税收优惠政策框架,明确: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的实际税负由7.5%降为3%。政策实施追溯到今年1月1日。 目前以养老为目标的保险产品为2018年推出的税延商业养老险和2021推出的专属商业养老险。税延商业养老险因受众小,优惠力度不高,抵扣手续复杂而在市场上并没有太多关注,累计保费不到七亿。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与银行理财相比,保障终身,长期缴费可避免再投资风险、利率下行风险。与养老目标基金相比,专属养老保险有保证收益,不会出现亏损。截至6月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实现保费约22亿元。分析认为,专属养老保险收益高、投保灵活,配合账户制的税优政策,相当于年金险和税优险的融合升级,预计将成为商业养老保险的主流。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表示,将与相关部门平稳有序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衔接。试点保险公司应加强政策解读,做好相关服务,保持业务经营稳定。
- 最近发表
-
- 国开行王卫东:将保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 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
- 隔夜要闻:美股收高特斯拉逆势暴跌 瑞典对北溪管道泄漏展开刑事调查 苹果最新供应链曝光 百年投行陷破产传闻
- 恒生银行将于11月8日派2022年度第三次中期股息每股0.7港元
- 新能源配储能“经济账”怎么算?
- 72秒充电80%!混合超级电容电池有望应用于城市EV 取代锂电
- 长和:正与Vodafone就可能合并英国流动电讯资产及Vodafone英国进行洽谈
- 曾被称为“第一微商”,知名品牌上美集团再冲刺港股,营销推广一年花10亿,多位明星都曾代言
-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完成交接班:传奇投资人雷·达里奥退居二线
- 封控在家要办公,在线办公要收费?
- 特朗普控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诽谤
- 随机阅读
-
- 高瓴陪跑良品铺子拟“功成身退”,休闲食品赛道还在等春天
- 抓住动力电池机遇,巴西淡水河谷寻求出售金属业务少数股份
- 中国建设银行王勇:升维风控能力 服务创新发展丨金融新未来
- 2022国庆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2亿
- 实控人被监视居住 恩捷股份称目前生产经营正常
- 江苏苏州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
- 马斯克一封信,社交巨头狂飙22%!富时A50期指直线暴拉,全球大反攻!联合国最新发声
- 重磅IPO!港股迎首家动力电池企业!明星机构云集,股价却…
- 今年世界杯东鹏特饮霸屏,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顶级足球赛事合作伙伴
- 瑞信据称考虑出售位于苏黎世的Mandarin Oriental Savoy酒店
- 认缴14.4亿美元!恒生保险与汇丰子公司共同成立私募基金
- 扛了三个月Twitter的怒火,马斯克还是怂了
- 网民反映方舱医院环境比较差?这场发布会对此进行了回应
- 衰退阴云笼罩 欧元区8月零售销售意外同比下降2.0%
- 马斯克VS推特迈向终章:马斯克提议按原报价推进收购
- 尾盘:三大股指涨幅均超2.3%
- 基于日本房地产泡沫视角的国内地产债配置逻辑
- 突破31万亿美元,美国国债“野蛮生长”引担忧
- 首次突破31万亿美元 美国国债逼近上限
- 快递10年,如何从电商拦路虎成长为国民基础设施?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