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泰证券总经理冯艺东:简化北交所上市流程 降低投资者准入门槛
本报记者 崔文静 夏欣 北京报道 随着3月1日的全国上市,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176家。政协中泰证券总经资者准入根据Wind,理冯截至3月3日收盘,艺东北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408.48亿元,简化单家企业平均市值13.68亿元。北交其中,所上市流、程降、低投三家规模在百亿元以上,门槛另有16家上市公司市值超20亿元。全国 176家的政协中泰证券总经资者准入上市企业数量,较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开市之初的理冯81家已经有明显提升,但相较于2022年初《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业内人士对北交所2022年底上市公司数量或突破200家的艺东普遍预测仍存在差距。上市速度不及预期,简化与新冠疫情等黑天鹅之下资本市场的相对低迷息息相关,2022年12月以来随着市场的回暖北交所企业上市速度显著加快,交投活跃度亦有所提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北交所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流动性均有望于2023年实现较大改善。 与此同时,降低投资者准入门槛、优化企业北交所上市条件等一些措施也被视为进一步提高北交所景气度的可循之径。比如,全国政协委员、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艺东即在2023年全国两会的提案中提出“将当前‘50万元证券资产’的北交所个人投资者门槛调降至10万元”等多项针对性建议。 简化上市流程 优化企业上市条件 根据Wind,截至3月3日收盘,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共176家。从单月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来看,2022年12月最多为32家,2023年以来新上市企业14家。北交所上市公司速度明显加快始于2022年9月,当月新上市公司8家,此后除去春节休市影响以外,北交所月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均在7家及以上,而此前的2022年1~8月北交所共新增上市公司27家,月均不足4家。12月,随着市场的回暖北交所企业上市再次按下加速键。 “2022年北交所新增上市企业数量与年初预期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受市场整体景气度偏低的影响。回暖复苏是2023年中国经济的主基调,资本市场活力也将逐渐显现,今年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大概率较去年实现明显提升,这从2022年12月北交所新增上市企业数量的大幅增加也可见一斑。”某头部券商投行资深人士周成(化名)告诉记者,“不过,如果能在企业上市条件等方面增大包容性,对符合北交所整体地位但财务指标相对逊色的企业放宽上市条件,北交所新上市公司和优质潜力股数量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优化企业在北交所上市条件,更好服务成长型中小企业,也被代表委员们带到了全国两会。冯艺东即在其提案中表示,目前北交所上市企业实行“市值+财务指标”的条件限制,现行4套上市标准仍偏重于从总量维度对财务指标进行要求,较难挖掘目前盈利能力不强但未来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无法充分体现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功能定位。对此,他建议优化北交所上市条件,重点考察企业盈利增速、盈利预期、发展前景等因素,减少绝对规模性指标的考察权重,与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其他板块更好形成错位发展,挖掘“小而精”“高成长”企业上市。 除市值或财务指标不达标以外,北交所上市企业均需满足“发行人为在全国股转系统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挂牌公司”的条件,在部分市场人士看来,也成为北交所企业数量快速增加的阻力。 冯艺东在两会提案中写道,“层层递进”的上市路径导致中小企业上市流程较为烦琐,不利于市场快速发现并服务优质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在北交所上市的吸引力。他建议:“在严把企业质量关的前提下,简化上市流程,加速高质量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上市节奏。目前可基于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符合条件的区域股权市场挂牌企业进行试点,为其提供不经新三板挂牌直接北交所上市的政策选项。在上市标准更加成熟、板块制度愈加完善的情况下,全面取消创新层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上市条件。” 将北交所投资者准入门槛与创业板拉平 流动性相对较低,始终被视为北交所的一大待提高之处。根据Wind,截至3月3日收盘,北证A股(即北交所)2023年以来的区间换手率为45.54%,明显低于同期科创板的108.91%和创业板的134.48%。从单日换手率来看,北证A股亦为后者的三分之一左右。比如,3月3日,北证A股换手率为0.86%,科创板和创业板则分别为3.07%和3.39%。 就单家企业换手率来看,北交所同样具有很大提升空间。以3月3日为例,176家上市公司中仅有13家换手率超2%,占比7.39%;而创业板当日换手率超2%的上市公司占比51.50%,科创板这一数字亦为45.08%。同为3月3日数据,北交所换手率在10%以上者仅有、、润普食品3家,换手率分别为16.39%、15.63%和12.57%,除中纺标以外上市时间均不足一周。 多位受访人士曾告诉记者,由于北交所脱胎于新三板且与其他A股板块定位不同,其所服务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风险相对更高,既需要投资者具备更强的风险识别能力以准确选出潜力股,也需要更长的投资耐心来陪伴企业成长,因而其流动性在一定范围内低于主板及双创板是正常的。“不过,平均1%左右的换手率,尤其是百余家上市公司日均换手率不足0.5%,说明北交所流动性相对不及预期,需要采取措施以切实提高其交投活跃度。”周成表示。 而提高北交所交投活跃度的一大有力措施系降低投资者准入门槛。冯艺东在两会提案中建议,将当前“50万元证券资产”的北交所个人投资者门槛调降至10万元,与创业板保持一致,并随着市场成熟全面取消投资者准入门槛。他认为,目前北交所针对个人投资者的准入资金门槛为证券资产50万元,明显高于创业板10万元的投资门槛。较高的投资门槛会减少市场中的交易型投资者,并导致市场活跃性较低、交易层面供需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其提议在强化投资者保护、杜绝市场操纵的基础上,下调北交所投资者准入门槛。 准入门槛的下调意味着大量投资者的涌入,这需要资本市场规范度的进一步提高。加强市场监管,严防市场操纵行为势在必行。对此,冯艺东同样在两会提案中给出了建言。 冯艺东结合北交所特色提到,我国《证券法》规定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需进行“举牌”。考虑到北交所个股市值相对较低,在大力吸引投资者入市的同时,上市企业股票被操纵的风险也进一步提升。现有关于资金监控、集中度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亟须结合北交所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优化。 他具体提议道,在现有“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需进行举牌,并在3日内发布公告,期间不得买卖该股票;在此基础上,每变动1%时应于次日发布公告,每变动5%时,3日内发布公告且期间不得买卖该股票”制度安排的基础上,针对北交所上市公司提高监管标准,建议规定“持有北交所上市公司2%以上股份需进行举牌,并在3日内发布公告,期间不得买卖该股票;在此基础上,每变动0.5%时应于次日发布公告,每变动2%时,3日内发布公告且期间不得买卖该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北交所迎来利好发展的多条新举措。2月13日,北交所正式上线开通融资融券业务;2月20日,北交所做市业务正式启动。多位受访人士告诉记者,两融业务和做市业务的开通均有助于所在板块流动性的提升和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由于北交所目前的上市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其作用相对受限,后续随着市场回暖后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两项业务的效用将日渐显现,北交所流动性亦将大概率随之改善。此外,2月17日以来正式推出的全面注册制将进一步提高A股市场活力,北交所也会因之受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公安部紧急发布!世界杯防骗指南,请查收
- 梁建章点评2022Q2财报:国内旅游需求季末强劲释放 三季度亚太市场复苏加速
- 杭州亚运会交通保障工程合杭高铁湖杭段通车,杭州西站启用
- 人造软表面可自主模仿自然形状
- 不花冤枉钱!C盘满了怎么办?这几个小妙招帮你解决
- 中国保险业“家底”曝光:过半财险公司连续五年承保亏损,新能源车险、惠民保发展存隐患
- 探月!阿联酋11月将发射月球车 明年登月
- 外汇交易提醒:美联储暗示进一步大规模加息,日本央行决议中观察干预汇市措施信号
- 北交所副总经理王丽:将打造审核更高效、预期更明确的中小企业上市路径
- 首个行星防御任务即将执行
- 发改委: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 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
- “科学仪器第一股”来了!千亿美元市场空间下 新芝生物成色几何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
- 北京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全国居首
- 国际航运费较高位跌超一半 家电业迎出口利好 全球布局不变
- 新能源车主直呼“养不起电动爹”,车企怎么出招?
- 代糖失速、无糖崛起,元气森林差了一口气
- 湖南“根云平台”通过数字化实现上下游互联互通,解决行业共性问题
- 洛阳拟推出房贷商转公政策 采取先还后贷方式
- 美联储连续三次加息75基点,分析:美国经济或于明年初进入衰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