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阿迪“跌倒”,安踏李宁能否“领跑”?
中新财经4月10日电 (记者 谢艺观)在大街上走一圈,跌倒越来越多的耐克能否国产运动品牌出现在眼前。曾经属于阿迪达斯、阿迪安踏耐克的李宁领跑位置,如今正被安踏、跌倒李宁等国产品牌“占领”。耐克能否 耐克、阿迪安踏阿迪达斯中国区营收下滑 “自新疆棉花一事后,李宁领跑家里就没买过耐克、跌倒阿迪了,耐克能否虽然之前买的阿迪安踏还会继续穿,但现在会优先选择国产品牌。李宁领跑” 和郑先生抱有相同想法的跌倒人并不少。在网络上,耐克能否不少人表示,阿迪安踏已经很久没有穿这些国外品牌。 新疆棉事件,以及供应短缺等问题,成为耐克、阿迪中国区营收下滑的重要因素。 3月9日,阿迪达斯公布了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5.2%,达到212.34亿欧元,这也是其全球营收首次突破200亿欧元,但大中华区业绩承压明显。 数据显示,2021财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阿迪达斯大中华区销售额分别为10.03亿欧元、11.55亿欧元、10.37亿欧元,同比下滑15.9%、14.6%和24.3%。 另外,随着耐克2022年第三财季财报公布,耐克大中华区营收也继续同比下降5%至21.6亿美元,这已是其大中华区营收连续两季度下滑。 安踏超越阿迪,国产品牌全面崛起 除了消费意愿和供应问题,耐克、阿迪达斯面对的还有中国运动品牌的强势崛起。 安踏体育财报显示,2021年营收493.28亿元,同比增长38.9%。这一营收规模,约等于阿迪达斯中国的1.44倍,耐克中国的97%。按目前的收入增速,将在2022年完成对耐克中国的超越。 在市场份额上,欧睿信息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安踏集团在国内运动鞋服市场份额为16.2%,超越阿迪达斯中国的14.8%,约等于2个李宁(8.2%)的市场占比。 虽然安踏超越阿迪达斯,并牢牢占据国内运动品牌“老大哥”的位置,但从净利润增速看,李宁的发展势头亦不可小觑。 对比来看,2021年,安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9.60%至77.2亿元,李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36.15%至40.11亿元,增速远超安踏。 近年来,李宁大打“国潮牌”,不仅登上时装周,2021年,还宣布明星肖战成为运动潮流产品全球代言人,扩展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助推销售增长。 得益于企业经营战略等,国产运动品牌中,特步和361度2021年也实现较高增长。其中,特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8亿元,同比增长77.1%;361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45%。 “在运动风潮、政策支撑等背景下,运动鞋服成为具备成长性的优质赛道。”国盛证券分析师鞠兴海表示,国牌崛起成为明显趋势。国内运动鞋服市场集中度高并在持续上行,同时伴随着民族品牌意识崛起和国产品牌持续进步,国产品牌亦存在着份额提升的机会。 国产品牌低研发现象待改进 虽然国产运动品牌业绩“全面开花”,但梳理财报发现,其普遍存在“低研发”的现象,如安踏2021年研发成本为11.3亿元,占营收比重仅为2.3%;李宁研发开支占营收比重从2020年的2.2%下滑至1.8%。虽然研发支出均有所增加,但在研发投入比重上远低于耐克、阿迪达斯。 如今国产运动品牌纷纷进行高端化布局。如,李宁推出的高级运动时尚品牌LI-NING1990,官方旗舰店显示,售价最高的一款女士中长大衣,已达4599元;某些运动鞋售价也开始与耐克、阿迪达斯“齐头并进”。 但有网友表示,现在球鞋价格是越来越贵,质量、脚感上没啥精进。 在业内看来,想要走好高端化这一步,在营销之余,国产运动品牌势必要提高研发投入,否则只会陷入“高价不高质”的境地。(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传闻引发国际油价巨震!悲观情绪蔓延,OPEC+会决定增产吗?
- 工信部:共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445家
- 苹果“摆烂”,黄牛遭殃
- 诺诚健华港股上市后再登科创板,成立5年即推出新产品,始终不减研发投入
- 砸钱做预制菜,营销费用大涨逾4倍!趣店单季亏损近6.5亿
- 银保监会:8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8% 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 利用保险代理人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 中华联合财险北屯支公司被罚13万元
- 中国华融:李子民任党委副书记,建议免去梁强总裁职务
- “惠民保”年尾扎堆抢跑
- 南方基金黄亮:本轮的加息会快,而且降息也会快
- 北京三轮供地:中海“又下一城”,55.8亿再次落子海淀西北旺
- 未按约定披露基金信息,广晟创投及其总经理收到监管罚单
- 中通快递: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63.1%
- 北京三轮供地:中海“双触顶”约42亿拿下海淀西北旺013地块
- 事关银行高管任职资格审批!银保监会:部分岗位由核准制改为报告制
- 北京三轮供地:中海“双触顶”约42亿拿下海淀西北旺013地块
- 人还在,号没了?江苏省消保委:游戏运营商要把消费者利益放首位
- 教育部:加强隐形变异培训治理,17省份已建立社会监督员队伍
- 2021年营收破百亿,“不差钱”的蜜雪冰城为何上市?
- 银保监会:部分大中型企业债务风险平稳化解 截至8月末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落地金额约2万亿元
- 搜索
-